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评论

不断丧失市场 自主品牌正被洋品牌边缘化

AUTO.SOHU.COM  2005年03月07日13:11  搜狐汽车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入世已经3年有余,很多专家认为“入世后,中国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而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如果按照品牌所属国家划分,然后看增长状况,那么自主品牌轿车经历了两年的增长后,去年终于出现了整体下滑,而且整体状况堪忧。

  一、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下降

  当前,自主品牌轿车面临三大问题:首先,自主品牌轿车总体上处于国内轿车市场中的低端市场;其次,自主品牌轿车的赢利能力在下降;第三,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地位正逐步下降。

  在去年全国3223.75亿元的市场中,自主品牌轿车只占有9.5%的市场份额;销量只占全年总销量的19.5%。自主品牌的生存状况亟待关注。

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在下降 急需图强

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在下降 急需图强

  通过对过去4年我国轿车市场销售平均价格的计算可以看出,我国轿车的市场销售平均价格在下降,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销售平均价格也在下降。去年我国低价轿车(单车价格低于11万元)的市场销售平均价格在7.1万元,而自主品牌的市场销售平均价只有7.0万元。由于自主品牌目前奉行的是价格竞争策略,以低价格冲击市场,因此,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销售平均价格有继续降低的可能。

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在下降 急需图强

  二、自主品牌的竞争环境日趋艰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主品牌数量虽然增加,自主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日渐下降,不仅退出了高价车领域的竞争,中价车品牌数量也经历了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的过程,而市场份额在逐渐下降,在低价区间自主品牌的数量逐渐增多,甚至超过了洋品牌数量,但销量比重与销售额比重都出现了由强到弱的变化。

  众多自主品牌起步于小排量、低价格轿车,2003年自主品牌加紧向中价位市场发展,这是自主品牌轿车脱离低价格、低利润状况的出路,也是摆脱众多自主品牌挤在低价市场徘徊的惟一出路。如果这条路走通了,自主品牌将摆脱低价格、低质量的、低品质的困境,向高品牌方向发展,路将越走越宽。

  但在这条路上,2002年起步,2003年取得了进展,2004年遇到了挫折。不仅如此,在低价市场上,自主品牌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如果自主品牌无法从挫折中走出来,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汽车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在下降 急需图强

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在下降 急需图强

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在下降 急需图强

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在下降 急需图强

  

  三、当前的误区

  1、把自主品牌和洋品牌混为一谈,统称为国产车

  在一个“国产车”帽子下,我们看到的轿车工业是蓬勃发展,使我们忽视了属于自己的轿车产业的地位。

  为什么要强调自主品牌?现在在我国生产的轿车中,一些洋品牌轿车的价格已经低于国际市场,但是不能出口,因为品牌是人家的,出口的是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轿车在发达国家是平衡国际贸易的重要武器,没有自主品牌就等于失去了对这个武器的控制权。

  “要儿防老须自养,”不能说“在一个屋里的孩子都是自己的”。

  2、认为自主品牌敌不过洋品牌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家的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先进。但我们更应当看到的是,德国、日本、韩国的国土面积都不大,丰田大众甩到了脑后,现代在追赶丰田,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将自己的汽车工业植根于他国的市场,通过技术垄断保持创新优势,通过全球采购保持成本优势,并依靠他国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优势,就地生产符合当地需要的产品。不敌洋品牌论者忽视了跨国公司离开他国资源就无法生存的道理,忽视了中国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能力,忽视了当一个国家的经济遭遇威胁时所能激发起来的民族激情,以及这种热情所能带来的奇迹。

  3、战略方向不明确

  在谈战略方向的时候,首先应当明确发展轿车工业的目的是什么,不明目的,方向当然不明。轿车工业是个带动性非常强的产业,发展轿车工业的目的,一是要带动就业,二是要拉动经济增长,三是要为平衡国际贸易做出贡献。现在,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学家都承认一个事实——“中国已经到了离开汽车工业就不能保持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如果轿车不能出口,那么中国的轿车业就无法解决日益加剧的产大于销的矛盾,就无法长期健康发展,就不能持久地给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引进产品是为了抵制进口,是为了发展中国自主的轿车工业,是为了建立自主的基础工业。那么现在,中国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已经从产品短缺转变成产品过剩,而主导产品过剩程度的不是自主品牌,而是洋品牌。汽车工业发展政策的立足点应当有所改变——确立以出口为导向的基本政策。

  4、50%的股份不说话

  在引进跨国公司的产品时,几乎所有的合同都规定,引进的产品只能在中国生产和销售,不能出口到国际市场。这种合同限制了国产轿车开拓国际市场,帮助洋品牌征战中国市场,挤压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同时产生了依附型汽车工业,而不是创新型的汽车工业,企业失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动力。而跨国公司通过不断向中国输出产品,不断向中国销售零部件,带动了其本国的经济和就业。如果这个合作同时促进了中国的就业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基础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出口,那么这个合作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否则,就是非良性的,是应当限制发展的。我国经过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一旦遭到了破坏,将动摇自主品牌发展的基础。

  在整车合资企业中,中国占有50%(甚至更多)的股份,当此关键时刻,50%的股份一定要说话,要成为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动力,要成为引进技术、吸收技术的桥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是他们全球战略布局的一部分,当初50%的股份在帮助中国企业的母体求生存时发挥了作用,同时也为跨国公司实施中国战略发挥了作用。那么,今天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布局是什么?50%的股份应当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说点什么?应当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做点什么?

  孩子必须经过哺乳期,但如果离不开哺乳就有问题了,就应当反省这孩子获得的是杂交优势还是杂交劣势,就应当反省这个孩子能否长大。

  5、重开发轻质量

  强调自主开发,从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讲是正确的。但是,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自主品牌的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发展问题。现在自主品牌与洋品牌之间的差距,最明显的是质量上的差距。很难想象,让一个工薪白领花10来万元钱购买一个可靠性不好的轿车,他不光要花掉大量的积蓄购买车,还要不断为修车继续付费,还要不断为修车而耽误时间和精力,一些自主品牌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自主品牌轿车首先要解决的是质量问题,是产品的一致性问题,而不是开发问题。

  德国、美国汽车业界都曾经看不起日本和韩国汽车业,认为“他们只会模仿,他们的技术落后很多”。而日本人和韩国人通过技术上追踪、质量上赶超的策略,不仅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同时提高了在世界汽车工业领域的排名,在汽车界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商战典范。日本汽车和韩国汽车都曾经登陆美国市场,都曾经被赶出美国市场,他们当年失败有一个共同的原因——质量低,现在还有多少人说日本汽车的质量低?韩国现代汽车前不久宣布,将其名下所有品牌汽车在全球同时涨价3%,理由只有一个——质量提高了。显然,成败的关键是质量。

  从资源消耗角度看,自主品牌在单车资源消耗上恐怕不会低于洋品牌,可如今,自主品牌还在低质量、低价格的泥潭里苦战。在总成本方面,如果我们将开发成本与质量控制成本相比较,恐怕在质量方面的付出要小得多,而质量管理方面所能给予的现实回报,要比开发回报高得多,而且没有质量就无法保证开发回报。

  如果我们用价格为纵坐标,以质量为横坐标,将自主品牌产品与洋品牌产品进行对比,我们哪个产品能比得过洋品牌?显然,国民已经用手中的货币给轿车产品的质量投票了。以中国轿车工业现有的经济实力,在生存问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难道现在应当去和跨国公司比拼开发能力吗?还是应当脚踏实地地抓好质量。

  站在产品制造的角度看质量,有人说“高质量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而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如果从设计师开始,在各个细节都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在制造过程中每名员工都屏弃“60分万岁”的观念,相信自主品牌轿车在品质上不会输给洋品牌。

  质量工程是个民心工程,得民心者得天下,轿车工业必须以民心求生存,求发展。当我们的质量水平提高了,再高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等大旗,相信会出现从者如云的局面。

  四、MPV的成功案例

  与轿车不同的是,在MPV市场上,自主品牌的力量在不断增强。其中,增长最快的自主品牌是瑞风,今年1、2月瑞风销量已经位居MPV销量第一。

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在下降 急需图强

  自主品牌在MPV领域的成功得益于引进技术、消化技术、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瑞风是个刚刚起步的产品,品牌积淀是零,能够获得如此的成功,得益于安徽江淮集团这个老国企对质量的不断追求、对企业制度创新的不断追求、对企业执行能力的不断追求,得益于政府采购、军队采购,得益于自主品牌产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进行适应中国使用环境的改造,以及不断地追踪国际先进技术。从而形成了企业努力,政府支持,消费者追捧,然后企业继续努力的良性循环。

  瑞风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企业努力、政府支持,自主品牌同样可以战胜洋品牌。换一个角度讲,如果瑞风车没有良好的品质,无法获得大批的政府采购订单,更无法获得军队采购订单,自然也无法获得中国商界对瑞风车的青睐。相信,这个道理在轿车领域也是讲得通的。

  五、自主品牌的图强之路

  1、实施出口战略

  转变过去以满足内需为主的战略,以出口为轿车工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现在,所有跨国公司都已经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工厂,中国已经完成了“请进来”战略,应当进行的是“走出去”战略。

  在国内市场上,要“以时间换空间”,在不断缩小与洋品牌之间差距的过程中夺回属于自主品牌自己的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只能越来越小,夺回的市场越来越多,最终实现自主品牌与洋品牌的共融。在国际市场上,要“避实击虚”,首先要开发发达国家涉足很少的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然后进入工业化国家市场;第三世界国家市场是未开发的市场、是未来世界上最宝贵的汽车市场,最终实现自主品牌在国际贸易协定框架下与洋品牌的和谐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一切与汽车工业发展相关的政策,都应当为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化发展服务;50%的股份应当履行其话语权,为“走出去”战略做出贡献。

  2、建立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机构

  当前自主品牌的发展犹如义和团,难以形成合力。国家应当建立汽车工业战略发展研究机构,通过产业竞争力对比研究、国际市场研究等多方面工作,确定和调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以资产为纽带协调自主品牌的整体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资产,多数是国有资产,如果没有统一的战略方向,对资产运行的监管只能监管短期的状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何况一个国家的战略产业、支柱产业?

  3、采用先进的生产理念

  引导企业采用平台战略、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结合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克服管理成本高的劣势,在执行能力上下工夫。同时,金融资本要与产业资本相结合,支持有希望的自主品牌的发展,走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二次创业之路。

  4、开展民心工程

  自主品牌的发展要从民心工程——质量工程开始,政府应当监控产品的一致性,要顺应民心,不要利用民心。在中国的市场上,在质量上失信一次,可能失去参与竞争的机会。作为中国汽车的制造者要有一种气概——让自主品牌在质量上不输给洋品牌,甚至胜于洋品牌。要给中国百姓提供行的方便,首先要从质量开始。在厂家和消费者之间,厂家是强者,消费者是弱者,当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满意、问题又得不到解决的时候,消费者只能抛弃低质量的品牌。因此,当前质量问题的紧迫性远远大于提高开发能力问题。

  5、提倡购买爱国车

  自主品牌是振兴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中国人自己不支持谁支持?因此,提倡官、商、民都来使用自主品牌的车,都来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形成以用自主品牌为荣的社会氛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60年前的抗战时期,中国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父母送子上去抗战,妻子送郎上战场,最终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今天,如果自主品牌被扼杀,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产业——汽车产业将不得不受治于洋品牌,中国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将处于劣势。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难道不能买爱国车吗?为了能使更多的中国人就业难道我们不能买爱国车吗?难道我们的官员带头坐自主品牌的轿车不是一种荣耀吗?中国的商人坐着自主品牌的轿车与外国人谈生意,难道没有自豪感吗?政府用车和商人用车对拉动自主品牌消费起着非常重要示范作用。当然,自主品牌也要拿出豪华品牌来,也要拿出高质量的产品来。

  6、鼓励使用和开发低油耗车

  对于低油耗、小排量汽车消费应当切实鼓励,从税、费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同时鼓励企业开发低油耗车,无论采用何种技术,只要有利于节约能源、只要使用的新能源符合中国能源储备的优势,都应当鼓励。

  总之,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已经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已经到了国家必须重视的程度,已经到了国家需要重新审视产业政策目的的时候了。(管学军)

  

( 责任编辑:余建约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