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综合新闻

召回制度需完善 厂商到底该承担什么责任

AUTO.SOHU.COM  2005年03月24日11:06  中国新闻社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在中国实施召回到底有多难呢?实施召回又将引发造车者的哪些陈旧的问题呢?《东方早报》载文指出,要顺畅地实施召回,这两个问题不能避而不提。

  从中国客观情况来看,实施召回的困难不仅在于成本的增加,还在于其落后的管理水平可能适应不了召回的需要。在现行的销售体系下,用户信息、车辆信息尤其是二手车信息的不完整,是汽车召回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尴尬问题。许多汽车厂家最近才解决客户资料和售后服务体系支持的问题,但也只对新车具备第一客户的信息,而对于生产年代久远的车辆,甚至二手车交易后的第二车主的客户信息,厂家可能连资料补充都无法做到。

  另外,国内一些汽车厂家对零部件使用过程中的信息管理也相当落后,厂家自己都不清楚具体哪批零部件用在哪批车辆上,就算发现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对哪一批次的车辆进行召回,只能坐等出现这类问题的客户上门。更要命的是,由于缺乏缺陷问题追溯机制,即使明知道产品有缺陷,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而也就提不出改进缺陷的办法,召回就更无从谈起了。

  《缺陷汽车产品管理规定》只是国家执行汽车召回的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政策,但它不是解决汽车质量问题的救世主,更不是为车主排忧解难的灵丹妙药。40年前,美国人出于对汽车安全质量的考虑,出台了第一个汽车召回制度,现在“汽车召回”已不仅是制造商对汽车安全质量的可持续保障,更是汽车消费中售后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只有汽车消费体系中的主体———汽车厂家对存在设计缺陷的汽车进行自主自觉地召回,照顾所有售出车辆的全生命周期,中国汽车消费才算真正完善了。(小月)

  

( 责任编辑:汽车频道实习生:曹月颖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