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产业新闻

福特强大的人才资源是自主研发的重要条件

AUTO.SOHU.COM  2005年04月12日10:03  深圳商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产品鉴定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8个月后,嘉年华正式上市,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型轿车市场的一个崭新的标志型车型。2003年5月13日,长安福特第二款车型——福特全球著名的“奖坛常青树”——中高档轿车蒙迪欧正式上市,由于性能卓越,性价比高,该车在2004年成为市场表现最亮的一匹“黑马”,当年获奖无数,成为中国2004年度风云车。

  独家对话

  自强才能取得真正话语权

  ——与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邹文超对话

  中国制造首先要对中国人负责深圳商报记者:我们在采写《中国制造》这一系列采访后,在业内引起重大反响,很多企业主要负责人均表达了对中国制造的不同认知与看法,对于这一概念,您作为长安福特的主要负责人有怎样的认知?

  邹文超:对中国人负责是我们对中国制造的看法。作为一个中外合资的汽车企业,对社会负责,对中国消费者负责至关重要。也许你看到长安福特没有一年建立100家200家“4S”店,没有像其他企业半年甚至三个月完成一款新车的“研发”,但是你看到了长安福特的经销商有了利润保障,看到我们的每一款新车在安全操控等性能上的稳定和超凡,看到长安福特的消费者的信心和喜悦。稳健和务实的发展是我们对包括中国经销商、中国消费者在内的所有中国人负起责任。最终我们赢得了市场,嘉年华上市的第一年我们就实现了赢利,蒙迪欧的上市让我们成功突破了5万辆的产销大关。生产富豪、马自达、林肯都有可能深圳商报记者:蒙迪欧2004年的卓越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此前有人认为长安福特的发展速度与同业相比稍显缓慢,您如何看?邹文超:我并不认为长安福特发展缓慢,今天,重庆工厂已实现15万到20万产能,未来的南京二厂也将达到20万辆产能。回顾3年来的发展历程,其实我们每年都实现了当初的发展目标。企业发展得太快实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一个好的中国制造企业需要负起很多责任。长安福特建店是按计划有步骤进行,如果计算出某区域内经销商不能赢利,我们不会建店。再如产品实验,推出蒙迪欧之前,我们到襄樊试车场试车,发现原有国家试车场不能满足蒙迪欧试车要求,于是我们投资100万元在襄樊帮助国家再建了一个国际标准试车场。像这样的工作我们不是走得缓慢,而是走在和想到了许多同行的前面。深圳商报记者:如果把长安福特的企业发展比作跑步,您觉得长安福特目前处于哪个阶段,是起跑、助跑、加速跑还是冲刺?对于长安福特的未来规划您能否谈谈?

  邹文超:显然,长安福特还没有开始加速跑,我们一直在蓄积力量,现在应该还是在助跑,当然并不能这样简单划分,但我可以告诉你,长安福特离发力的时候已不远了。4月19日我们的南京二厂即将开工,在那里我们会生产福特的一款新车和马自达3。至于是哪款福特新车,我只能告诉你,首先,长安福特将会生产全系列的轿车,那么我们现在福特的产品线里还差哪个档次的车就会是我们将生产的对象;其次,除了福特自身品牌外,福特公司旗下的所有品牌,包括富豪、马自达、林肯等长安福特都在考虑和研究,我们将按照市场需求一步一步实施。

  深圳商报记者:今天谈中国制造就不能不谈国产化。长安福特目前达到了什么样的国产化率,现在国家已不再单纯强调国产化比率的问题,对于产品的国产化您有怎样的看法?

  邹文超:长安福特产品投产时就已达到了国家要求的40%的国产化率,今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国产化率标准,实际上长安福特生产线早就提前按照新的国家标准进行了国产化改进,目前新的国产化标准正在申报中。与十几年前不一样,当时国家汽车产业尚未全面放开,对于整车实现国产化还是一个很遥远的梦想,今天对于一个整车生产企业来说,达到40%、50%乃至70%的国产化率并非遥不可及。由于近年国产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许多国产零部件生产厂家发展壮大,中国已成为许多国际公司的零部件采购基地。福特去年在中国采购零部件金额达十多亿美元,反映了中国零部件业的蓬勃发展现状。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汽车企业实现50%以上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自身强大才能拥有话语权

  深圳商报记者:在与福特的合作中,长安是否拥有绝对的产品选择话语权?

  邹文超:目前,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家国内合资企业的中方公司能够说自己在合资工厂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长安福特也是这样。坦率地说,主导产品还是以福特为主,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意见在长安福特产品规划问题上占据了重要作用。就像两口子过日子,常有争执,但总在前进中不断沟通和相互妥协。

  深圳商报记者:有人说自主研发是汽车企业今后发展的根本之路,长安福特的自主研发之路走得怎样?对于3月长安福特新推出的6款改款新车,长安福特的研发中心做了什么样的工作?

  邹文超:自主研发的重要条件是企业要拥有强大的人才资源,这也是中国制造的基本条件。设计和生产汽车,设备是现成的可以从国外买回来,但人才就不可能买得回来。长安福特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TDC,长安福特的技术人员目前已达到了长安福特管理层的1/3。对于自主研发所需要的人才资源的培育,长安福特采取了“请进来”和“送出去”两条路线。“请进来”是请国外福特技术人才来重庆工作,有1年、2年、3年不同工作时限。同时请来国外专家来厂讲学,面对面教授技术。“送出去”是把我们的技术工作人员送到国外去,让他们在国外的汽车工厂研究所里呆上一年甚至三年,让他们从福特某一款产品刚开始设计时就参与真正的汽车研发工作,从而学习到第一手的汽车研发知识和经验,未来回国为长安福特进行产品研发。同时,我们的技术开发中心已经与福特全球联网,让技术人员与福特全球的产品开发部门保持畅通和紧密的联系。3月在海南上市的几款新车都是我们的技术开发中心针对市场反馈的意见进行的自行研发改款,特别是嘉年华运动款更是我们从总体策划到具体实施的典型。回到你刚才问的话语权问题,其实话语权是根据企业发展后日益强大的能力而定的,当你的自身足够强大,人才资源和市场意见足够准确和有价值,别人当然会听取你的见解和意见。

  记者手记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长安与福特的这场“婚内博弈”中,小平同志的话可以作一个精辟的概述。无论是合作前还是合作后,自主发展能力都是长安获得谈判权话语权的最重要筹码。邹文超在采访中说,目前国内合资汽车企业中方往往抱怨外方没有拿来

  真正的技术或在话语权上持强硬态度,其实这些在市场经济中都很正常,中国汽车企业当自强。在长安与福特达成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福特居然放弃了有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保护企业,而选择了“非重点”的长安。老外眼中的最佳合作伙伴标准似乎与中国人的传统想象相左。也许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侵淫了100年的世界汽车业巨头,早就习惯了自主发展的磨练和畅快,对于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中国企业,他们嗅出了温室花朵的娇弱和危机。强者只会寻找强者做自己的合作伙伴,而话语权则更是强者之间的较量结果。

  “对中国人负责”是记者在采访中另一个印象深刻的话语。邹文超谈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前几期访谈中未涉及到的,比如企业对经销

  商的责任,企业所提供产品对消费者的责任,他甚至提到了汽车企业在生产建设中对当地环境的保护问题(长安福特在国内汽车工厂环保方面堪称优秀),这些其实都是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而目前国内许多汽车生产企业没有真正承担起这些

  责任来,盲目建店、罔顾汽车安全、破坏生态环境……汽车企业的责任感已经成为一个大的社会问题。记者认为,“中国制造”说到底,是在让中国汽车产品的生

  产、经营和消费者乃至社会、环境受益的前提下,

  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民族化提升。这个“前

  提”,实际是现阶段“中国制造”更重要和更基本的目的和意义。

  记忆碎片

  年轻、活泼、外企风格

  对于长安福特公司售后服务部员工周金琼来说,自2002年9月进入长安福特公司以来,他感觉自己是进入了一家外企,而并非一家有国企背景的合资企业。“我们是非常福特化的一个部门,因为是售后技术支持方面的工作,必须按照福特标准行事。”同时,在更多长安福特员工的脑海中,长安福特更是一个年轻的企业,27岁左右的员工占据了长安福特公司的大多数。年轻、活泼、外企风格是这两大百年企业在相互融合后表现出来的企业印象。

  不过在长安福特市场部段雪曦的眼中,长安福特更具有别样的气势。“2001年公司刚成立时,我还是一个采访长安福特的记者,记得那时厂区在很‘偏僻’的一块平地上,四周都是黄色的沙地,一片空旷。当时周围的房子只能卖300~500元/平方米”。讲到现今绿地遍茵的长安福特,段雪曦十分自豪自己成为了其中一员,“你看到周围几十公里的那些工厂,全都是因为长安福特近几年建起来的零部件工厂,周边的房价现在已是1500~1800元/平方米,附近刚建起的那些小区楼每平方米已卖到了3000多元!”

  也许从长安福特收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自荐函中,我们更能理解这个新兴中国汽车企业的魅力,来函中所写的最多择业原因是:看好长安福特具备的高成长性,未来发展空间更高,机会更多。

  远景回放

  自主、自强吸引了福特

  1998年长安集团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在研究长安汽车如何做大做强的下一步战略发展问题时,长安领导发现,缺乏先进的汽车技术支撑是阻碍长安长远发展的最大瓶颈,于是,长安开始寻找具备高技术优势的国际伙伴。

  当时福特也在中国加紧寻觅战略合作伙伴。对于全球最大的一块新兴市场,世界第二大汽车企业福特在中国没有真正的一席之地,福特是不能接受的。在先期与上汽集团谈判合作失败后,福特将目光先后瞄向了二汽和北方工业公司。“当时国家对于福特和二汽的联姻是鼎力撮合的,相关部门给予政策全力支持二汽与福特进行合作,”邹文超介绍说。这时,长安也和福特开始建立联系,无独有偶,由于早期与铃木合作的关系,控股铃木的通用汽车也找到长安谈合作,希望能将由铃木搭建起来的合作体系延续下去。

  “福特最终为什么选择了长安,具体谈判的细节我无法透露,但可以告诉你们的是,长安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主发展能力,是促成两家合作的最重要因素。”邹文超向记者讲述了双方合作的内在原因。“论实力和国家支持,当时的长安与二汽不能同日而语,但在老外的观念里,国家的计划保护和政策扶持是需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具有在市场竞争中的自身发展能力,才是福特选择合作伙伴最看重的。”当时的长安汽车不是国家重点扶持企业,但凭着自身努力,发展到了全国第四、第五的位置,其良好的市场竞争力让同为百年企业的福特与长安找到了共同的理念和结合点。在几经周折和多方谈判之后,长安和福特终于达成协议,于2001年4月喜结良缘,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公司。

  品牌小史

  百年福特美国传奇

  1903年6月16日,福特汽车公司在底特律的一间由货车车间改造而成的窄小工厂中宣告成立。公司成立一个月后即销售出第一辆汽车。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年轻的亨利·福特展开了一个全面的开发和生产计划。福特汽车公司刚刚成立一年,就启动了海外扩张计划,于1904年在安大略省沃克维尔开设了一个中型工厂,命名为福特汽车加拿大有限公司。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销售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纪录。至此,福特汽车公司已在全球牢牢建立了自己作为综合工业巨头的地位。

  二战后福特成功地实施了重组计划,最终在美国成立了44个制造厂、18个装配厂、32个零件仓库、2个大型试车场和13个工艺开发和研究机构。除大规模增加福特车辆制造设施之外,这项计划还引入了公司多样化经营,涉及金融、保险、配件与服务、电子、玻璃、航空和汽车租赁等领域。

  今天,福特是全球最大的卡车制造商,全球第二大轿车及卡车制造商。福特在全球销售80多种不同的汽车,包括福特、林肯、水星、捷豹、阿斯顿马丁、沃尔沃、路虎及马自达等品牌(福特拥有马自达汽车公司34%的普通股股权)。福特的服务品牌包括金融服务(成立于1959年的福特汽车信贷公司)、汽车消费者服务(QualityCare)和汽车租赁(赫兹公司Hertz)等等。

  福特汽车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1913年,当时第一批T型车销售到了中国。目前,福特汽车还拥有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0%的股份,并于1997年底成功推出了Transit全顺商用汽车。2001年4月25日,福特汽车公司和长安汽车集团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专业生产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轿车。

  今时今日

  中国汽车工业的生力军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5日,由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和福特汽车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长安福特总部坐落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市。拥有世界一流的整车生产线,初期年产能为5万辆。目前重庆工厂生产线的扩充已经完成,今年将达到15万辆的产能。长安福特南京第二厂区将于4月19日正式开始动工,新工厂建筑面积为190000平方米,初期年产能为160000辆,以后可扩展到200000辆。

  从公司建立之初,长安福特便设立TDC(技术发展中心)。该中心有独立的大楼,拥有来自福特全球设计中心的外籍技术人员和中国本土技术人员,担负着长安福特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等功能。其规模将随着长安福特产品线的扩大而逐步扩大,与福特其他地区的研发中心一道为中国用户的产品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长安福特已在中国成功地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系列——福特嘉年华和福特蒙迪欧。凭借极具实力的软、硬件设施,长安福特对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切合需求的产品以及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充满信心。

  作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长安福特在环境保护方面堪称中国汽车企业的楷模:从厂址选择、基础建设到工艺流程、设备装配,从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细节到服务方式的最终实现,长安福特全部按照环保标准设计运行。

  编年史

  产品名录及编年史

  ●2001年4月25日福特汽车公司和长安汽车集团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专业生产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轿车。

  ●2002年7月长安福特落成仅14个月,创造了国际汽车行业的标准建设速度记录,完成了国际一流汽车生产厂的建设。生产厂采用了世界一流的产品生产、开发和测试设备,以及全球领先的技术、流程和系统。

  ●2003年1月18日长安福特落成仅21个月,首款车型“嘉年华”隆重下线,成功完成了福特嘉年华本土化生产的全部工作,大大突破了行业的标准建设速度记录。李鹏同志亲自为当日下线的新车揭幕,并为新车签名留念。

  ●2003年3月福特嘉年华正式上市,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型轿车市场的一个崭新的标志型车型,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

  ●2003年5月13日长安福特落成仅24个月,第二款车型——福特全球著名的“奖坛常青树”——中高档轿车蒙迪欧正式上市,首批产品采用进口组装方式生产。

  ●2003年10月福特公司及长安集团将会在未来的几年中共同投资超过10亿美元用于提高产能,引进新产品及拓展市场销售渠道。该笔投资将会首先用于新产品引进,以及产能扩大,把长安福特的产能从目前的年产2万辆提高到15万辆,同时将会建设第二个轿车工厂和一个新的发动机工厂。

  ●2004年1月长安福特实现双班生产。

  ●2004年2月13日2004全新福特蒙迪欧在桂林正式公开,赢得市场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成为中国中高档轿车市场的新典范。

  ●2004年6月1日2004全新福特蒙迪欧2.5V6旗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市,再次掀起市场热潮。

  ●2004年7月22日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和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南京签署了投资协议,以购买土地建设第二个整车制造厂。

  ●2004年7月28日长安福特第五万辆新车下线。

  ●2005年1月7日福特汽车公司、马自达汽车公司和长安汽车集团共同宣布:中国政府最终批准三方合作在江苏省南京市的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整车制造厂。

  ●2005年3月7日长安福特在海南三亚发布了全线升级的2005款嘉年华、蒙迪欧。(吴广 潘杨 杨春福)

  


 

( 责任编辑:汽车频道实习生:曹月颖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