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绪谈到了六年前与清华大学的一次“亲密接触”——长安之星在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作了一次公开的实验——汽车正面碰撞实验。这是国内第一例汽车碰撞实验,事实证明,这也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一次新的里程碑的奠定。 通过这次中国汽车“第一撞”,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微型汽车的认识和看法,也使微型汽车得到快速发展,占据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席之地。长安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尹家绪认为,就是长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自主创新,重在创新,贵在自主。自主是精神、是原则,创新是内容、是实质。作为一家军民结合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长安在军品科研生产上同样深刻地认识到了自主开发的重要性,并且对于民品的体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有自主,中国的国防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自主,中国的军工企业才能与世界军事革命新潮流一比高下。正是因为有着军工企业独立自主性强的血统和汽车自主开发的传统,因此,长安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认识可以用“深入骨髓”来形容,才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目前的长安,已经默默地在自主创新这条道路上探索了七年,七年时间,弹指一挥间,但始终让尹家绪难忘的是决定长安自主创新的1999年:某国外汽车公司是长安最早的合资伙伴,其社长是十分值得尊敬的一个企业家,他曾经亲自带着尹家绪学习管理,但是,对于长安走自主创新之路,他和他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看法,他告诉我,长安只要和其合作就可以在中国汽车行业中立足,但尹家绪知道“我的内心有个度,你可以当我的老师,但你不是我的老子。” 尹家绪回忆说,当时,他正在国外向该公司寻求合作,要求提供新产品,但屡遭碰壁。于是,他当天晚上将电话打回国内,反复问当时担任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的朱华荣,长安能不能走出一条自己开发汽车产品的道路?朱华荣很坚定地回答他,世界汽车研发的资源本身是开放的,在欧洲是可以找到这种资源的。而这正是尹需要的答案。所以,1999年,长安召开了历史上首次产品规划会。因为缺乏轿车领域经验,我们2000年确定,长安从最熟悉的微车领域出发,开发下一代微车CM8,并让长安的研发人员到意大利都灵学习。当时的设想是,在联合开发过程中建立一套开发流程和设计规范,培养一批合格的研发人员。长安并不讳言,CM8中,长安技术人员的贡献只有20%,属于国际上从S1到S6共六个开发级别中的S2级。但是相比于以往简单地对汽车外形部分改造的S1级别的开发水平已经进了一步。而这款整车最终花了33个月——比行业标准36个月少了一个季度。
尹家绪认为,今天的中国汽车行业,确实不乏自主创新,许多企业因此拥有了自己的产权,但他认为,自主创新,既要有产权,更要有知识,没有知识的产权是不值钱的。历史与现实已经反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拥有大批的专有技术和大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国内竞争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长安通过走自主创新这条路,不仅仅拥有了"产权",而且还拥有了"知识"。仅今年长安就申请专利543项,平均每天专利申请1.8件。通过介入并把握一整套完整的整车及发动机开发流程,经过上百万次的对比试验和各种模拟分析,长安走完了国际通行的开发流程中的所有环节,终于建立起了完整的设计规范,并基本确立了自己的流程规范体系CA-PDS,建立了国内第一套自主开发的黑皮书。
尹家绪强调,中国要快速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要在短短几年十几年时间内走完别人上百年开发设计之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而这样的优势来源于人才和各种开发资源的整合利用。因此,长安确定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整合思路。目前,长安汽车建立了重庆、都灵和上海三个研发中心以及德国和奥地利两个工作点,并在欧洲近10个国家建有工作组,充分利用国际汽车开发资源,目前所有研发人员超过1000人。
自主而扎实的工作,为长安带来了回报。下面一组数据足以证明长安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的成就:
·2003年,长安在上海国际车展上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MPV概念车“杰勋”;
·2004年,推出了中国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汽车--长安CM8,并同时推出概念轿车“长江鲟”和概念跑车“龙腾”;
·2005年,长安CV9和最新开发的SUV概念车“御风”照耀上海国际车展;
·2006年,长安CV9、CV6、CV7和CV11都将投放市场。
·“十一五”期间,长安集团将推出32款新车,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汽车16款;
· 5年多来,长安累计投资近30亿元用于自主创新;
·长安是开展自主创新的中国汽车企业中唯一一家编写“自主创新黑皮书”的企业;
·在今年11月第四届北京国际清洁汽车技术研讨暨展览会上,长安的混合动力汽车CV9是国家863项目中混合动力轿车唯一能够驾驶的车型,并获得“突出贡献奖”。
·长安自主开发的CV9、CV7相继成功引入长安与江铃集团合资成立的江铃控股,并即将投入生产,而长安又一款自主开发的小排量轿车CV6也获得某排名世界前几位的大型汽车集团青睐,准备技术输出国外,以长安品牌生产销售。 (责任编辑:高于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