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轮子的历史据说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借助车轮,人类的行走和运输变得更加快捷和轻松。数千年来,人类对于车轮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尤其近一百年来,汽车这个“改变世界的机器”被发明,人类再次借助车轮成百上千倍地扩大了生存和出行的空间与速度。
1886年,德国人奔驰和戴姆勒几乎同时造出了第一代汽车。然而,随后的几十年,汽车几乎只是富豪们的奢侈品。20世纪初的美国,买轿车就像到裁缝店量衣服一样,要到遍布大城市的500多家汽车厂去一辆一辆地订做。
直到1907年,亨利•福特萌发了生产一种“新的、更好的家庭骏马”的奇想,他苦心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标准化汽车,1908年面世,这就是人民车的鼻祖――福特T型车。T型车在1914年实现了流水线生产,价格在两年后从最初的上千美元降到295美元。成为一般平民百姓买得起的汽车。
为大众造车理念的成功鼓舞了一代设计师和有远见的汽车厂商开始生产面向大众消费的“人民车”。这些车的共同特点是物美价廉、皮实耐用、简单易修,小巧便捷。
日前参观德国狼堡的大众汽车城,当时汽车城的博物馆里正在举办一个“人民的汽车”的展览,从1886年第一辆奔驰到刚面世的大众FOX,其中不乏世界汽车史上的经典之作。
展出中最“古老”的小型车是设计师布加迪为法国标致公司设计的4缸轿车。发动机排量0.8升,功率10马力,时速60公里,从1913年到1916年共生产了3000辆。
德国的第一辆小型车荷诺马哥(HANOMAG),由卡尔波•立希设计。单缸,排量0.5升,10马力,时速60公里。1924年到1928年生产。
“二战”结束后,是轿车进入平民消费的“爆发期”,欧洲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有一批非常经典的小型车问世,在历史上留下“国民车”的美名。
雪铁龙2CV,可以与德国大众的甲壳虫媲美。匹尔•布朗设计。他的设计理念是“四个轮子加一把伞”,可以让四个农民带着鸡蛋去赶集。2缸发动机,前轮驱动,排量0.4升,功率12马力,时速85公里。在法国从1948年一直生产到1988年。最后一辆2CV1992年在雪铁龙葡萄牙工厂下线。
今天归于宝马旗下的“迷你”(MIN),曾是英国小型车的骄傲。伊希格•尼斯设计。4缸发动机,排量0.8升,功率34马力,时速120公里,采用独立悬挂,在英国从1959年到1965年共生产100万辆。
意大利菲亚特的“小老鼠”,当特•吉亚科萨在1936年设计,1948年到1955年生产。4缸发动机,排量0.5升,功率16.5马力,时速95公里。曾是意大利销量最大的轿车。平民们开着满街乱钻的“小老鼠”,把那些豪华车淹没在人民车的大海里。
大众甲壳虫,天才设计师保时捷战前设计。4缸发动机,排量1.1升,功率25马力,时速100公里。1949年11月,在狼堡的英国占领军中一位上尉私下决定投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1978年在德国停产。此后最后一辆甲壳虫在2003年墨西哥停产。总共生产2100万辆。这是一款大众化、全价值、能适应各种情况的经典车。
东德生产的“特拉比”,当年社会主义阵营人民车的代表作。威尔纳•朗设计,东德伊发厂生产,2缸发动机,排量0.5升,功率20马力。以简单、实用为理念。从1958一直到1991年,30年间未作改进。不是东德的设计师不思进取,30年里一直有新的设计出现,但是都被束之高阁。今天的东德,有不少特拉比迷,也仍然有特拉比在路上跑。这种车噪音极大,车上说话彼此听不见,为节省钢材,前盖和门是纸板作的。但这是东德老百姓当年买车的唯一选择,定购一辆特拉比要耐心等待5年才能提货。
高尔夫,甲壳虫的继任者。鲁道夫•莱丁设计。4缸发动机,排量1.6升,功率110马力,时速182公里。1974年1月投产,使大众渡过甲壳虫老化和石油危机。两年生产100万辆,1983年第二代问世,其后,1991年第三代,1997年第四代,2002年第五代,迄今共600万辆,其中100万辆是柴油车。
今天小型车在注重节能与环保的欧洲、日本成为主流,小型车在欧洲市场上占到六成的份额。自然是不折不扣的“人民车”,但是这些车不是当年北京街头速度慢、污染重、安全差的“面的”,而是融入当代先进技术的“精品车”,而且外形设计也日益个性化。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和时尚手表斯沃琪联合推出的时尚小型车品牌斯马特(SMART)又展出了新的车型;而法国标致的一款小型概念车,出自设计大赛上一个大学生的作品
汽车界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