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仑:首先要百分之百原装那就别国产了,就进口了。这两款普桑涉及到一个问题,普桑是1984年开始在中国生产,实际相当一段时间,88年的那款普桑按照我脑子里面的印象,国产化率还不到3%。 国产化非常难,那时候标准达到所谓德国标准非常难,不说别的,关于车的座椅布,这个布当时纺织部部长带队全国的纺织业企业去公关,怎么去做好这个布料,当时国内做不到。你们刚才讲的还有一款车是99年的,国产化率已经90%几了。
实际这也是德国车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德国标准是很高,但是一旦拿到中国来生产,你的国产化水平,相关原材料工艺的水平,你能不能达到。在我看来,实际上在那个时代没有达到那个标准。德国大众的标准与中国现有零部件水平之间妥协的标准,包括以前的捷达,底下的减震系统弹簧没有做好,后来给改了。现在零部件水平在不断提高,和德国标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捷达和桑塔纳这两款车到底什么标准,这恰恰也是德国大众的一个尴尬。现在又有最新的车型,又有老的车型。老的车型除了皮实耐用这一点达到德国大众的要求,在安全、技术、性能这些方面与现在德国大众的标准已经根本不可比了。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为什么还卖呢?
梁朝辉:关于这个标准的问题,捷达也好,新的速腾也好,到底国产化率有多高。到底我们认为它的标准能不能达到德国那种感觉?这真的不得而知,这个不是厂家的一个概念,而是需求。现在我看到欧洲报价,捷达也就是我们即将生产的新宝来速腾有1.6的车型,实际19.2万元人民币,这是最低的。还有时尚型的,紧跟着还有舒适型的,最高端运动版2.0T售价27万元人民币,如果真的进口进来就是四十万。在欧洲这种价格拿到同样中国生产,中国的劳动力假如比较低的话,实际还有一个问题,产量比较低,劳动量再低价格也下不来。这时候怎么办?零部件方面,假如座椅海绵的标准是这样,我们的标准在欧洲标准最下限或者中限。这种降低是所需的,商家要商业,否则就不存在了,还谈什么造车。
何仑:美国主推的是2.5的一款,在欧洲每个这个车。五气缸的车特别畅销。
梁朝辉:美国一直喜欢五缸的,很有特点。
何仑:这个需求是有历史延续性的,比如现在有最新的发动机,世界顶尖发动机采用世界直喷技术,拿不到中国来。一个是现在的国内配套厂家国产化率是不是能按照这个技术生产这款发动机,规模能不能上去,否则的话成本非常高。FI发动机跟柴油机燃烧的原理类似,所以还产生颗粒物,北京环保局又不干了。高燃烧效率,大幅度提高功率,同时又降低油耗。这样一款轿车,还受中国油品的影响。
梁朝辉:1.6、2.0T的主打市场,2.0T直喷技术对油品要求非常高,别说97的,93有一点杂质都有问题。
主持人:汽车背后包含的话题内容真的非常多了,我们谈到速腾的时候看到一些朋友说到,捷达二四五代同时在一个国家销售,也只有中国有这种现象,这叫祖宗三代同堂。
何仑: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也出现六代的甲壳虫。有市场需求,作为厂家德国大众也知道现在由于几代车型给大众品牌弄得非常混乱。大众品牌的特点到底是什么?这几个车型给你的品牌做乱了。德国大众的顶尖级高层看到上海桑塔纳的时候说,这不是大众车,他非常尴尬,但是没辙。因为中国市场有这种需求。
(责任编辑: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