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个月明察暗访本报记者踢爆汽柴油造假黑幕
编者按
油是国家战略资源,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但在时下的广州却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5月围堵加油站,8月全市跑油站,如今常去维修站。 ”汽油紧缺时,加油站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没想到,“油荒”结束后,汽车维修站也跟着热闹起来,来修车的人络绎不绝。究其原因,不是车的质量出了问题,而是劣质油泛滥。
今年8、9月间广州出现前所未有的缺油现象。随后,劣质汽油、柴油开始在市场上出现。8、9月间广州市消委接到有关汽油质量的投诉就多达83宗。由于在加油站加了劣质油,许多车辆被不同程度损坏。
读者不禁要问,这些劣质油、假油从何而来?为揭开这层“黑幕”,三个月来,本报多名记者明察暗访走遍了珠三角各个城市,冒着生命危险与不法分子周旋,终于深入造假地下油库,发现了劣质汽油、柴油制造、销售的全过程!
广州拥有200多万辆机动车,油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很多车主受害,甚至被危及生命。提起前段时间广州的“油荒”至今仍让人紧张,但谁又会想到,“油荒”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更骇人听闻的黑幕!
今年9月-11月,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对广州汽油、柴油市场进行明察暗访,不仅亲眼目睹了汽油、柴油造假的全过程,更发现在广州“油界”,大肆贩卖劣、假油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今年8月,广州出现大面积缺油现象,加一箱油等上两三个小时很平常。紧接着,大批的“的士”、私家车、公务用车频繁出入修车厂,问题惊人相似:油路、油泵损坏。有人一个月换了四次火嘴;有机关单位一月逾20辆车油泵被烧坏;广州著名“的哥村”近千名的士司机排长队修车;一企业老总因加了劣质油差点被烧死在高速公路上……广州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供的数字显示,仅8、9两个月“12315”接到的汽油质量投诉就多达83宗。
按知情者提供的线索,记者开始对市内及周边地区的汽油、柴油市场进行暗访。连续三个月,记者走遍东莞、中山、番禺、南海等多个地方,几经艰辛终于与有“背景”的地下产油黑点“接上头”,并成功混入一间月产6000吨假冒伪劣柴油的地下工厂,亲眼目睹了无良商贩制造、贩卖劣质油牟取暴利的种种行径。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