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旺季降价,意在发挥规模、成本优势,乘胜追击,将弱势企业清理出局。
12月的北京已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但对在市场中挣扎的企业而言,其他品牌的降价信息,远比季节更寒冷。
12月7日,天津一汽宣布对8款夏利产品实施价格调整,在原车四五万元的基础上,最大降价4000元,降价比例接近10%。 天津一汽以破冰之举打破了以经销商名义对产品暗降的潜规则,成为2005年底第一个降价的厂家。
与许多因市场表现不佳而被迫降价不同的是,年初以来,夏利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销售业绩。截至11月,一汽夏利销量突破17万辆,单一品牌月销最高达到2万辆,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销售目标。
销售形式一片大好,没有任何库存压力,夏利却再次挥动价格利刃,其背后的动机不同寻常。
经销商:降价效果不明显
在执行新价格政策后的周末,记者走访了几家北京的夏利专卖店。
在天津一汽万吉祥经销店,虽然是周末,但来看车的人并不是很多。该店销售主管刘越介绍,降价前后人流并没有太大变化。降价后,来到店里的顾客多半已知道厂家的降价信息,因此来店后会直接向销售人员详细询问降价信息。
记者了解到,按照不同排量、配置划分,夏利可以细分出上百个车型。这次降价的8款车,之前销售都很不错,绝不是滞销的库存车。但这次降价效果究竟如何,刘越表示,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他解释,按照销售惯例,降价在一周后才会真正发挥作用。从这次的降价幅度和范围来看,效果应该不错。
刘越进一步向记者表示,降价效果最明显的是去年年底的那次降价。2004年11月25日,天津一汽宣布对夏利的三厢主力车实施价格调整,降价最高达1万元,降幅20%以上。从那时起,夏利这个19年的老品牌,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下子变得抢手起来。
虽然今年8月4日天津一汽在长春车展上推出夏利新N3的同时,对部分车型再次降价3000至5000元,但年中的那次降价效果就远不如去年年底的降价明显。
但即使如此,刘越对于夏利今年以来的表现还是很满意。毕竟,一个月销售2万辆的记录不是能够轻易创造的。
天津一汽来广营店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虽然没有明显的销量增长,但降价信息公布后聚集的人气使销售人员相信:年底销量的小高潮就要来了。该店经理李峰表示,夏利今年销售这么火爆,是原来没有想到的。据他分析,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得不承认天津一汽在去年年底的降价对2005年的热销至关重要。经过今年8月份价格再次调整,夏利系列在各价格区间的车型分布趋于合理,性价比突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今年以来人们对节油型汽车的青睐,夏利热销也就不难理解了。
厂家:降价回馈消费者
让我们为夏利降价付出的代价算笔账。按照每辆汽车平均降价4000元计算,1-11月销售17万辆,那么厂家将因此减少6.8亿元的利润。对于单车利润微薄的经济型车来说,难道拿出6.8亿元,真的就如销售人员所说,是"为了回报消费者一直以来对天津一汽的支持与关爱"?
记者与天津一汽销售公司总经理苏连元取得联系。当记者询问年底夏利降价的原因时,苏连元毫不避讳地表示,此次夏利系列再次调整价格,是为了明年铺路,做好预先的产品价格规划,并通过降价使自己的产品更具竞争力。根据天津一汽领导层的判断,随着国家经济型轿车标准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明年经济型轿车将迎来更大发展。因此,天津一汽在几年销售17万辆目标的基础上对2006年制定了销售20万辆的目标。
另外,同店内销售人员所说一致的是,通过年底降价以回馈消费者。苏连元表示,元旦、春节临近,中国人有节前购物的习俗,通过适当降价,使夏利汽车尽早进入家庭。
苏连元最后透露,正是去年11月的降价奠定了今年夏利热销的基础,今年相同季节内的再次降价,相信2006年也会取得不俗的战绩。
记者随后又对吉利集团宣传部的负责人进行电话采访。他表示,不方便对夏利的降价行为予以评论。企业关键是练好内功,做好自己的事情。根据统计,吉利今年1-11月共生产汽车11万辆,在11月更是创下了月销售1.3万辆的月度新高。吉利是否会跟进夏利降价的步伐,将视市场情况而定。
这位负责人举例来说。去年11月夏利降价后,一开始吉利销售受到冲击,但没过多久吉利汽车的销售就恢复到夏利降价之前的水平,到现在为止吉利汽车销售仍然比较好,这说明吉利汽车有自身的市场。
真相:图谋一家独大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一番数字说明,也许能从侧面说明此番夏利降价的深层动机。11月底,马凯在会议上指出,过度投资已经造成汽车行业相当被动的局面。现在汽车行业在建产能220万辆,已有整车产能约为800万辆,过剩200万辆。2005年市场销售量预计为550万辆,整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5%。
此前有专家更明确指出,目前国内有110多家整车厂,90%年产量都不足1万辆,不仅企业缺乏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必须出局!
联系到夏利降价,也就多少可以看出天津一汽高层的战略企图。
作为中国市场最普及的经济型轿车,有着19年历史的夏利轿车已经相当深入人心。品牌、政策、市场等利好因素使它对2006年展望充满信心。即使是与夏利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吉利全系列轿车的月销量也仅为夏利的50%左右。但夏利仍不满足于经济型轿车老大的地位,凭借绝对的规模、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价格战攻势,玩一把谁都玩不起的价格战,拖跨对手,将那些销量较少且难以承受再降价压力企业清理出局,是夏利继续降价的幕后动机。
事实上,苏连元在回答记者问题时也直言不讳,通过降价,进一步扩大生产,降低单台制造成本以及采购成本,以弥补因降价带来的利润损失。这样的做法,也只有少数规模大、实力强的厂家可以拼一阵。在经济型轿车低利润导致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将被清洗出局,剩下的企业将以规模制胜。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