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主办,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承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协办的“第二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会上发言,认为明年国产乘用车价格仍将有较大下降空间,主要原因是供过于求。
徐长明把可能导致明年乘用车价格下降的原因归纳为如下四点:
一是新车型上市的速度明显加快
今年以来,各跨国公司加快了新品推出的速度,除扩大产能外,纷纷将其重量级产品带到中国市场。
徐长明认为,越来越多新车型的涌现,将给中国汽车企业形成直接压力,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其他汽车企业可能推出更多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或降低现有产品的定价。
二是汽车价格体系平衡被打破
徐长明分析认为,今年有的车型降,有的车型没降,市场价格平衡已被打破。在同级产品价格“失衡”的前提下,一些今年未降价的车型必将重新寻找新的平衡点,明年这部分产品可能降价。
三是新车型价格普遍实行“一步到位”
徐长明说,今年部分新车型面市时,厂家宣布价格与明年“接轨”;而从明年即将推出的部分新车型看,仍采取“一步到位”的定价策略。
徐长明判断,受新车价格的影响,汽车市场的整体价格将重新树立新的标杆。目前价格偏高的车型,可能直接降价或在推出换代车型时重新调价。
四是市场销售价普遍低于“指导价”
徐长明说,目前汽车市场实际销售价已明显低于厂家指导价。市场价与指导价之间较大的落差说明车市竞争激烈。在这种竞争态势下,消费者将对明年的价格产生更多期待,厂家主动降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
此外,零部件关税由目前的13%下降到明年的10%,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厂家增强成本控制力以及合资外方为加强合资企业竞争力而降低CKD件价格和技术转让费等,都可能为明年车市制造更多的降价空间。
(责任编辑:陈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