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等待煎熬,近日力帆轿车项目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力帆轿车上市计划即刻提速,迫不及待的尹明善向媒体记者透露,力帆的第一款新车520有望在明年1月份全球同步上市。为了获得“准生证”,东奔西走、上下求索的尹明善颇像当年的“汽车疯子”李书福,酸甜备尝,宠辱加身,今日终成正果,心愿得偿,难怪宝刀不老的尹明善笑逐颜开。 尹明善把力帆轿车项目的待产过程比喻为一场漫长的考试,考官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考试通过,等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新车上市,学成毕业,指日可待。
考试通过值得庆贺,但不能高兴得太早,过了国家准入政策这道门槛儿,尹明善还必须面对来自市场的考验,现在就要打算如何过消费者这道关口。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对第一款新车进行上市前最后的改进,对经销网络进行战略布局,新车上市之前的预热推广,如何带给中国消费者良好的第一印象,甚至在质量保证上,力帆有没有独到的保障措施,以避免遭遇华晨、奇瑞和吉利同样的产品质量尴尬,都是当前要做的重要工作。事实证明,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并不是难事,资金也不是问题,最可怕的是不能捉摸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发生错位,没有市场、消费期望值小的结果只有步“奥克斯”的后尘,黯淡退场。
李书福曾说,民企造车“早三年不行,晚三年也不行”,最合适的时机是1998年,而尹明善晚了7年,7年过去,吉利起来了,奇瑞起来了,力帆是否还有机会?
从国内汽车形势来看,在企业结构上,民营企业还是少数,自主品牌还很弱势,要想让这些汽车企业跨进主流队伍,不但在产品档次上需要提升,在数量上也需要增加。如同尹明善所呼吁,让其他“摩帮”企业都加入进来,形成扎堆效应,增强研发和配套能力。优胜劣汰是必然规律,汽车行业需要经得住风雨的大树,而不是遮阳伞庇护下的小草,允许参与竞争,才能出现强者。在合资汽车企业依赖不得的情况下,国家政策也开始有意向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倾斜,自主品牌的影响力让这些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北京大学教授路风说得好,谁要造车就让他造去,国家不要管太多,“剩”者为王。
在产品结构上,目前市场上的主力军仍然是中档车型,稍微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来看,在中国,中低档轿车才是市场容量最大、最有消费潜力的市场。而目前在这个区间的车型还是相对较少,没有形成充分的竞争,生产企业也大都边缘化。立足中低档,是尹明善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最贴近中国市场的策略。摩托车可以论斤卖,汽车也可以论斤卖,力帆轿车上市之后可能会促动汽车价格的新一轮调整,因为尹明善相信,汽车的利润很大。目前,自主品牌的唯一武器就是低价,格兰仕总裁梁昭贤曾说,做任何产品都要做到“烧鹅的味道,豆腐的价格”,肯定有竞争力,肯定有市场,对于中国汽车来说,价格低廉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才能克敌制胜。
有人说尹明善造车必死无疑,有人说即使得以准入也难逃厄运,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中国汽车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谁也不能准确把握,国家不能(否则“十五”期间的汽车实际产量与预测值误差就不会那么大),专家不能(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性。尹明善扬言不做先烈,要效尤丰田做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制造企业,在任何事情都不确定性的今天,先发与后发都有成功的可能。来自同行的反对声音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因为尹明善的加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将从暗中走向明处,长安、奇瑞、吉利、力帆等自主品牌企业将不可避免的有一场持久战。要做最优秀,除了产品能在市场上取得认可,还要与同台竞技的合资汽车和其他自主品牌企业进行比赛。当年的“尹氏三雄”如今真地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除了能在低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以外,中高档汽车产品无一能与合资品牌抗衡,力帆此番进军汽车制造业,借鉴了奇瑞和吉利的经验。甚至,尹明善造微车之心不死,对长安汽车来说就是一个永远的威胁。
力帆造车已经不再是悬念,成竹在胸的尹明善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仿佛已经做好了准备。24亿元的三期投入,9亿多元的轿车工厂,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车间,批量生产能力,强大的研发队伍,得天独厚的营销渠道,力帆在软硬件两方面都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番。尹明善认为自己的优势是出口和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和技术保障可以让自主品牌汽车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销售网络上,力帆摩托车在全球开辟的销售渠道同样可以为力帆轿车出口服务,在出口这一点上,并不亚于吉利和奇瑞。
55岁造摩托,65岁造汽车,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代企业家,尹明善勇者无畏的精神可嘉。力帆能否成就大器,尹明善给自己的时间表是5到8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希望2006年力帆能给国人一个惊奇。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