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控股打出“自主牌”
作为“汽车小省”的江西省,2005年岁末的连续动作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2005年12月30日,被定位为“时尚多功能家庭轿车”的“陆风风尚”,在南昌市江铃控股的工厂下线,南昌市市长李豆罗宣称,这是“江铃30万辆车工程的开局”,并透露“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要求,加快江铃30万辆汽车发展步伐”。 此前,11月25日,昌河汽车在九江市宣布,其九江整车工厂建成,形成10万辆的生产能力,同时利亚纳轿车上市。两次活动前后时间相差仅1个月零5天。
两次活动声势之大,规格之高,好有一拼:都有省委副书记出席,都是副省长致辞,都有军工集团的老总到场,也都有市委书记、市长以及数不清的省市厅局的“长”们集体捧场,仪式都是由副市长主持,超越了企业活动的范畴,还同样被定性为“里程碑”事件。有所不同的是,陆风风尚下线仪式更有国家发改委官员出席,发改委处长陈建国在致辞中称,他“代表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和有关同事”,对陆风风尚下线活动“表示热烈祝贺”。
论级别陈建国不能算高,但是权高位重,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以后,他及他所代表的“有关领导和有关同事”,实际上掌管着全国汽车企业的生杀予夺大权。近些年来,他们几乎不在类似的场合公开露面。但这一次,陈建国说“是一个特殊情况,我们必须参加”。这等于是国家汽车主管部门对江铃控股的一种公开表态。
陈建国说他“必须参加”的理由有两点:其一是长安集团和江铃集团的联合,“体现了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是对他们的支持,所以他们“反过来应该支持两大集团的合作”。其二,陆风风尚是一个“以MPV形式出现的轿车平台”,是一个“连发动机带底盘平台全新自主开发的产品”,“是中国汽车界中资企业的一个创举”,因此他们“非常关注”,并“希望这个产品能够活下来,走出去”,“扩大市场份额”,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一条“我们叫做民族汽车工业的道路”。由于陈建国称他是“代表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和有关同事”,所以他这一番话可谓分量不轻。
江铃打的是一张“自主”牌,自主开发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陆风是自主品牌。陆风汽车自2002年12月上市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已推出三大系列几十个品种,陆风X9、陆风X6和陆风新饰界均已投放市场。1997年1月成立的研发中心,也初步具备了造型、车身、底盘和电器的自主开发能力。副董事长王锡高不止一次地表示:江铃控股不排斥对外合作,但一定要做自主品牌,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
中央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后,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呼声日渐高涨。陈建国所代表的发改委“有关领导和同事”,提出希望中国乘用车做到大部分产品是自主品牌,希望“自主品牌产品,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壮大,最后走向国际市场”,而且把希望寄托在江铃控股身上,陆风风尚可算是生逢其时。
江铃控股一定要造轿车
造轿车可以说是江西省几届领导的一个梦。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江铃是中国汽车界的明星企业,位列中国汽车企业“十三太保”之中,那时,像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今天这些车坛大家,都还没有出生。但是由于江铃坚持恪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没有积极寻找发展轿车的机会,使自己没有及时做大做强。2004年仅销售汽车7.46万辆,被挤出了15名之外,被江淮、东南、昌河、奇瑞、吉利等多家后起之秀所超越,更使江西省损失了太多的GDP总值。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江西省现在是铁了心要上轿车。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王锡高说:“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梦寐以求上轿车,因为江西一直没有轿车,江铃一直没有轿车”,说出了历届江西省领导埋藏在心里的话。
按照王锡高的说法,“江铃一定上轿车,但一定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进行”。那么,找一家有造轿车资格的企业联合,就是一条稳妥的捷径。
长安集团在微车市场做到了首屈一指,也是国家批准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销售汽车45.43万辆,销售收入185.27亿元。但是长安并不安心做行业的“老四”,一直在寻求向外发展的机会。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尹家绪说:“走不出重庆,怎能走向世界?”这几年虽然兼并了河北胜利,重组了南京微型车厂和金蛙农用车厂,但这些企业都不是汽车业里的“正规军”。而江铃不仅“出身正统”,造车的历史甚至超过长安,企业整体素质和那些企业也不可同日而语,只要长安能对江铃做出上轿车的承诺,其他的话就都好说了。
相互的需要,使两家一拍即合。2004年10月,长安汽车股份和江铃汽车集团,共同组建了江铃控股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成了江铃汽车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王锡高坦诚地说:“跟长安合作使江铃站高了一个平台,江铃可以从长安学习自主创新的精神,学习长安发展自己的长处,到2006年江铃可以冲破12万辆大关。”
江铃控股旗下有三个品牌:陆风、JMC商用车和全顺,陆风基地主要生产X6、X9和新饰界三大系列、近20个品种。江铃股份产品有“全顺”、JMC轻卡、“宝典”皮卡、“宝威”多功能车四大类,500多个品种。
江铃控股拥有陆风基地、江铃商用车生产基地和小蓝工业园三大生产基地。陆风基地占地面积为270亩,已具备5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并预留了扩建10万辆整车生产的持续发展能力。规划中的小蓝工业园生产基地占地1200亩,按双班年产10万辆整车进行规划,一期产能5万辆,2009年建成二期,形成10万辆能力。
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借陆风风尚上市之机,尹家绪明确表示:“江铃控股将来肯定是要做轿车的,一定要做成自主的中国民族的品牌。陆风风尚就是轿车的结构,不在这个底盘上做文章,江铃控股不就是傻瓜了吗?”风尚可以说是陆风轿车战略的第一步。
自主品牌要带头走向国际市场
陆风风尚是江铃控股成立后下线的第一辆车,系长安集团与意大利爱迪亚(I.DE.A)公司联合开发,2002年项目启动,定位于中端多功能车,目标市场为家庭和小型商务用车。五门七座,有1.6升、2.0升两种排量,底盘以轿车结构为基础,液压动力转向,可调式座椅,可做多种组合,外观线条流畅,舒展大方,尾部简洁,配置能达到目前国内中档轿车水平,是一款真正的MPV,不愧出自欧洲名家之手。
陆风风尚上市之所以被称为“标志性事件”,是因为它的上市,使陆风品牌产品线由单一SUV,扩展到宽泛的乘用车领域,陆风上轿车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款据称是“凝聚了江铃和长安的心血,完全自主开发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车,实在寄托了江铃人太多的希望与憧憬。“中国的汽车一定要走出去”,已经成为汽车业上下的共识。江铃控股的销售公司总经理刘红山是这样认识这个问题的:“走出去,才能在更高水平的竞争市场中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这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水平的必经之路。”正因为如此,在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上,多数企业选择把向亚非国家出口作为一种预演,而陆风却选择直接进入欧洲市场,而且在技术标准上向欧洲最高标准靠拢。
对于目前中国汽车的出口现状,尹家绪一连用了三个“羞于启齿”来表达。他说,中国汽车出口才刚刚开始,尽管去年1至11月份长安汽车出口了1.4万辆,全国第一,但他还是感到“羞于启齿”。
尹家绪认为,中国汽车要走出去,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因为“自主品牌不受任何限制,不看任何人的脸色,用不着去请示任何人同意”,只要能满足所在国家的认证要求就可以出口,我们自己同意就行。而陆风风尚是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他希望它能够多出口,包括以后的汽车,只要国际市场需要,就都让它出去,要把中国的汽车卖到别人的国土上去。
陆风SUV配备江铃柴油发动机,具有省油、时尚动感、越野能力强的特点,曾蝉联两届全国场地越野锦标赛总冠军,马来西亚雨林越野挑战赛特别制造商奖,2005中国越野锦标赛柴油组个人冠亚军、俱乐部杯冠军等。
陆风经过长达3年的欧洲调研和技术准备,与多家欧洲权威技术机构合作,在欧洲的销售网络迅速扩张和完备,给自主品牌出口闯出了一条新路。这可能也是陈建国和他的“有关领导与有关同事”所感兴趣的地方。
王锡高说,陆风汽车是最有希望成为国际化的品牌,它是第一个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经过了碰撞事件考验,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看陆风车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比看所有全球其他品牌产品的人都多,已经有了国际影响,给中国人、给江铃、给长安集团、给江铃控股长了脸。进军欧洲取得了成功,为进一步走向世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们也一起来为陆风风尚祝福吧。 (责任编辑:刘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