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师——底特律耳闻目睹之一
在一整年里连续三次来到底特律,总是不停地听到美国汽车企业走背运的消息。这次刚到底特律天气就显得阴沉,到了晚上飘降雪花,令人感到汽车城某种沉闷气息。
北美国际车展(有时被俗称为“底特律车展”)因赶在年头上总是第一个拉开国际五大车展的序幕,每次都能招来几千名国外记者狂采,其中包括大陆去的几打车记。在美西北机上要耗十七、八个小时,不忍观看老掉牙的旧片,索性就开始翻看携带描写通用汽车创始人悲欢离合的《创业史诗》和《感悟福特》中译本,以便温故比新,纵览美国三巨头百年跌宕起伏的演义,再翻阅近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之类英大报,较多是通用和福特的“衰闻”,
诸如福特被标准普尔降评为BB-级(俗称“垃圾股”),通用更惨到了B级,导因是福特三周前放风要步通用后尘裁员三万名职工,通用却要裁掉五百名工程师和设计师(怪不得上汽集团最近赶紧到底特律招聘人才),今年还要栽7%的白领;使得华尔街极度怀疑两巨头是否有能力在北美市场翻盘。看看新公布的2005年北美车市大盘点就知道原因何在了
2005年美国全年轿车与轻卡销量表
汽车公司 |
2005年全12
月 |
2004年全12
月 |
增长率 |
BMW |
307,465 |
296,524 |
3.7% |
Daimler- Chrysler |
2,529,254 |
2,427,634 |
4.2% |
Ford Motor Co. |
3,153,781 |
3,319,767 |
–5.0% |
General Motors |
4,454,385 |
4,655,459 |
-4.3% |
American Honda |
1,462,472 |
1,394,398 |
4.9% |
Hyundai Group |
730,863 |
688,670 |
6.1% |
Isuzu |
12,177 |
27,188 |
-55.2% |
Mazda |
258,339 |
263,882 |
-2.1% |
Mitsubishi |
123,995 |
161,609 |
-23.3% |
Nissan |
1,076,669 |
985,982 |
9.2% |
Porsche |
31,933 |
31,473 |
1.5% |
Subaru |
196,002 |
187,402 |
4.6% |
Suzuki |
82,101 |
73,946 |
11.0% |
Toyota |
2,260,296 |
2,060,049 |
9.7% |
VW |
310,915 |
336,422 |
-7.6% |
Other (估计) |
4,008 |
2,956 |
35.6% |
总计(辆) |
16,994,655 |
16,913,361 |
0.5% |
日本车厂在北美市场挖墙角的速度越来越快,吞噬的份额越来越大,韩国车厂也跟在日本车厂快捞,别看2005年北美销量还小增0.5%,
高达1千7百万辆,但在基本定型的盘子中,只会此消彼长,日韩车厂挖走多少就是美国车厂丢掉多少,几十上百万辆的丢销量逼得通用、福特下手要关多家厂、裁几万人,据说通用也要三年中裁员三万名再加上关厂,还要减少一百万辆的产能。但是美国车厂被美国汽车联合工会(UAW)锁定,关厂裁人由不得资方做主,劳方与资方互相拉锯斗法,销量和收益不断下跌,而付给大批在职和退休职工的工资、退休金、医疗保险、养老金等没法减少,企业眼睁睁看着亏损金额不断上跳,无可救药。 过去还能指望获利的SUV和大皮卡市场也被日本厂家抄后路摸进来蚕食,更别提在混合动力车市场早被日本车厂先发制人看住,一算下来日本品牌汽车在美市场份额超过了30%以上,而且有继续蔓延的趋势。通用、福特似乎在自己后院市场回天乏术了。幸亏通用在中国市场寻找到极大的安慰,全系车2005年销量增幅高达35%,销量冲达65.5万辆,上海通用轿车增幅也高达28.7%,销量达325,429辆。戴-克在美国却在大打翻身仗,不但能增幅5%,还能将产能利用率做到90%,通用、福特只能做到85%,丰田美国工厂能做到100%。在悲观中仍能看到某些欣喜,克莱斯勒倒是在康复中做得有声有色,通用和福特倒反跌了4%之际,它却在2005年增长超过了4%,还期望在2007年能增到43%,产能增达3.5~4百万辆,这样一来岂不是要取代福特老二的地位了?克莱斯勒搞出了新名堂,将推行更柔性生产方式,居然要在2008年要用自己在美国的生产线为大众汽车年来代工,可见生财有道;打理克莱斯勒成功的其实是德国戴姆勒集团派来的CEO泽金,在美国再也享受不到雅柯卡第二的荣耀,克莱斯勒早已卖给戴姆勒了,成了美籍德系的企业,但他以美一役获胜高升到德国总部做第一把手了,与戈恩以日产复兴之功荣升雷偌-日产联盟总头异曲同工。
美国汽车巨头企业为何连年节节衰颓?美国有着世界最大的单一国家汽车市场,最强劲的汽车消费能力,有最完整和最强大的基础工业和科技实力来支持汽车产业,这是一个令人困惑和值得思索的问题。
2006-1-8 于底特律凌晨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