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06年的新年还有几天的时候,华普汽车董事长徐刚就在北京的一家高星酒店住了下来。这一天,京城的气温骤降,寒风凛冽。好在饭店房间内的温暖给了南方人徐刚一点舒适,让他得以缓解一下连日来奔波的劳顿。
上午九点,接受商报记者专访前,徐刚才送走了另外一家网络媒体的记者。像这样汽车公司老总一天内接受多家媒体分别专访的方式,颇令人感到他的细致和尊重。 我们的话题从全年的销售量开始。
看起来,徐刚对2005年的市场销售状况比较满意,一年中共销售华普各种轿车25000台,比计划中的16000台增长了143%。这个数字如果和动辄几十上百万辆的规模相比,的确不能算什么,但是对于徐刚到华普以来一直寻求的细碎市场来说已经比较乐观。
从当初刚到吉利任总裁时提出的100万辆的目标,到今天的细碎市场理论,徐刚承认他比较成熟和理智了,他笑着告诉记者:“回想起当初的豪言壮语,我今天还有些脸红。”他所指的细碎市场,记者理解应该是比细分市场更细的市场空间。事实证明,他在不断修正着自己,进行错位经营也正是他试图想尝试的。
徐刚低调就任华普董事长的时间是在前年的9月份。一个月之后,记者在华普见到了他。准确地说,上海华普的位置应该是在上海市区边上的一个开发区,华普海域203几千辆的业绩是我惟一有点印象的。看当时条件,的确为徐刚捏了一把汗。众所周知,汽车本身就是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华普的规模能够成就徐刚的汽车梦吗?
必须承认,徐刚有他的过人之处。那次在和记者们交流的始终,他都在探讨华普汽车的定位问题,这样,“海派”这个概念就渐渐浮出了水面。那以后得到的所有华普汽车的消息,都没有离开“海派”,他甚至不辞辛苦地到大学校园去播撒这个概念。
到了去年夏天,记者第三次来到华普,眼前的一切令人吃惊。不到一年的时间,华普不仅生产和办公环境变化巨大,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其产品线已经非常明确,海域、海迅及海尚三大系列产品脉络清晰,定位准确。上海市市长
韩正在第二次到过华普后表示,华普汽车的变化令他原来根本没有想到。此后,在上海市汽车发展规划中,人们找到了华普的位置。同时,这个企业一年之内就成为所在工业开发区的第一纳税大户。
在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刚的海派汽车理论目前已经成型,去年他把那个主题确定为“聚首华普,海纳百川”;今年叫做“诚信求共赢,创新谋发展”。徐刚对此解释说,“海派”历来就有一种博采众长的意味在里面,华普汽车的海派概念一定会有市场。概念之外,华普汽车的性价比无疑是具有诱惑力,1.5升的海域303定价5.9999万元;而1.8升的海尚305也仅仅售7.1999万元。当然,华普汽车也有自己的目标用户群——初步成功人士和小业主,他们要求一定的生活质量,心态积极向上。
事实证明,去年中国“三大”的产品卖出去了,民族品牌的卖出去了,而民族海派华普汽车也一步步超越着自己。徐刚告诉记者,从目前产品的总体销售情况来看,海域系列在销售比例中最大,约占45%,海迅10%,海尚5%,剩下的就留给个性化车型了。
对于他所谈到的个性化用车,记者记忆深刻的是,在去年9月份由本报主办的第55届世界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上,华普的几款车型在北京怀柔成为一道风景,尤其是那款可爱的海尚30
5,以其时尚之感与世姐选手相映成辉。不过只是可惜,当时华普那款计划在今年3月8日上市的女性用车还没下线,目前可以透露的是,当时选出的华普小姐,极有可能为这款正在取名当中的当家“坤车”助兴。通过此次活动也发现,华普在北京的城区市场很惹人气。
应该说,徐刚的“海派计划”没有落空,一年时间,海派汽车已经为业界所关注。为此徐刚给自己做了进一步的定位——科学理论的管理者,汽车文化的推广者。在繁忙的工作期间,这位前浙江省地税厅的总会计师还在北大读完了EMBA,目前又在复旦读上了哲学。徐刚对此表示,学习让他放松和休息,并且乐趣无穷。
一直以来,徐刚对他的细碎市场理论充满了信心。去年年底,他选定全国6所著名高校进行轮回调查,从中有了两个出乎意料的发现:一是大学生们对海派汽车十分热衷,礼堂座无虚席。二是学生们发言特别踊跃,令人振奋。到过了清华、人大、北师大、复旦和同济之后,徐刚准备最终在北大收官。在学生中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后居然99%的人有购车的打算。
看起来,徐刚力求华普汽车在2010年占到2%市场份额的计划希望大大。 (责任编辑:李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