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显著和深刻的变化:上汽取代一汽、通用超越大众、国产车出口加速、车市进入买方市场。
上汽靠双龙取代一汽称王
依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1月至11月销量排名前五位的汽车制造商是: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销量分别为86.97万辆、80.72万辆、65.85万辆、56.64万辆、54.20万辆。
不过,上汽依靠其海外业务超越一汽。据了解,至去年11月份为止,上汽双龙出口整车59767辆,同比增长高达115.5%,整车总销量达12.3766万辆,同比增3.7%。加上上汽双龙的销售,上汽去年前11个月销量已达93万辆,年销量将突破百万辆大关,进而超越一汽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
通用撼动大众霸主地位
上汽借助双龙超越一汽,而通用汽车则可能借助中国渡过难关。2005年,通用汽车在美国的经营困难重重,将至破产边缘,但其在中国市场却表现优异,销量创出新高。
日前,通用汽车发布数据显示,2005年在华汽车销量达到665390辆,比上年增长35%,据此数据,通用汽车取代了大众汽车成为中国的汽车销量冠军。有关资料表明,上汽也将取代一汽的老大地位,2005年大众与上汽的合资企业以及一汽大众两家企业共销售汽车564306辆。
2005年,通用本地品牌下微型客车和轻型商务车的销售业绩非常好,两者销量达337188辆,这是通用业绩得以快速增加的重要因素,通用在别克品牌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三款雪佛兰品牌汽车,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此外,通用汽车还销售高档凯迪拉克轿车。通用称,2005年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了1.8%,达到11.2%。
国产汽车出口提速
1月3日,600辆奇瑞轿车被装上了卡门号滚装船运往俄罗斯———这只不过是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加速势头在2006年的进一步表现。
2005年,是中国汽车业值得书写的一年,陆风出口欧洲、奇瑞出口美国,中国汽车书写了一项又一项新的记录。吉利、奇瑞、陆风、长城、中兴等一家又一家本土汽车制造商掀起了“走出去”的大旗,东南亚、非洲、南美洲、欧洲、北美等一块又一块市场相继被攻克。可以预料,2006年中国汽车进军海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车市进入买方市场
与前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相比,2005年应该归属于买方市场。
2005年前9个月,国产车的价格下降幅度为3%,进口车的下降幅度还不到这个数。这表明,2005年的汽车市场与2004年的汽车市场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汽车市场从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
根据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预测,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将增长15%-20%,但产能将增长20%,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并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业设备利用率将由2005年的76%降至73%,汽车售价会下跌6%,产品利润率下降4%。
这意味着今年汽车价格战不可避免,竞争更加激烈。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