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刚刚过去的2005年称为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年”也许并不过分,这一年里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无论是在生产和销售环节,还是在服务和技术水平上,都较以往有了一个幅度非常大的提高。借着这股冲劲,自主品牌汽车在2006年伊始,已经开始展露出“集体狂奔”的势头。
2005惊人崛起
尽管2005关于“要不要自主品牌”的口水仗甚是热闹,但是中国汽车的民族自主品牌却在合资品牌的夹击下,吹响了进攻的号角,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黑暗中摸索的自主品牌看到了一缕曙光。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去年前11个月,中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超过60万辆,市场份额已达25%,比前年增长20%。这个变化是渐进的,但同时也是深远的。在实力相对较弱的乘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开始崛起,显露出不可小视的竞争力。
去年位列十大集团增幅前五的奇瑞、吉利、东风、广汽集团、江淮汽车中,自主品牌企业就占了三个席位。其中奇瑞汽车令人刮目相看,全年销售汽车18.5万辆,与上年相比增幅达118%,销量增幅全国第一,也是中国轿车行业历史上第一家年净增超过10万辆的企业;奇瑞QQ年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129.8%,创全国单一品牌销量第一,并连续12个月在中国两厢车销量中雄踞第一。
国内其他九大汽车集团没有一家的增长率能够突破50%。吉利连续四个月销售过万;上海华普的同比增长达到150%,也成为国内汽车销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天津一汽以夏利为主的系列轿车销量去年超过20万辆。而2004年天津一汽轿车销售量仅有12万辆。目前,夏利汽车在6万元以下档次的轿车市场份额已由2004年的24.9%上升到2005年的36.8%。
不难发现,自主品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追赶合资企业,自主品牌超过合资企业数倍的增长率,证明了自主品牌在质量、服务、价格和品牌实力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同时,自主品牌也全面开始“走出去”,经过2005年,没有谁再怀疑中国汽车的海外扩张能力。统计表明,去年1至10月,轿车出口数量超过进口数量7000辆,出口首次超过进口,其中自主品牌产品占大多数。长安、长城汽车的出口量都在万台以上,而吉利、中华等轿车出口也有了突破性增长。吉利、长城汽车还先后参加法兰克福车展、意大利车展,使得中国汽车有了与欧美汽车同台竞技的机会。吉利在马来西亚、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比亚迪在马来西亚等都在酝酿投资建厂。
借东风发力2006
2005的辉煌给了民族自主品牌充分的信心,在2006年开始,自主品牌显示出“集体狂奔”的趋势。在“十一五规划”中,旨在提高民族品牌技术实力的自主创新能力被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政策的扶持给了自主品牌的“集体狂奔”以东风。无论是目前在市场上占主导的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企业,还是一汽集团、上汽集团、长安集团等大型汽车集团,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计划。
在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汽车价格长期徘徊在10万元以内,始终给人以低端形象。但从去年开始,自主品牌开始关注10万元以上中级汽车市场,东方之子、哈弗CUV、华晨尊驰、奇瑞瑞虎、曙光傲龙、双环CEO、吉利1.8L新车CK-1、华普海尚305、比亚迪F3等先后上市,自主品牌10万元以上车型种类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而从今年将投放市场的新车型看,这种进程正在加快。
自主品牌多款新车型甚至是原本打算年底上市的车型,都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待一个能够占取先机的上市时机。以华晨、吉利、华普、奇瑞、天津一汽、力帆等为代表的厂家,就有骏捷、吉利FC-1、吉利GL-1、华普海尚206、奇瑞A520、夏利C1、D1、力帆520等拳头产品、成熟车型准备抢市与合资品牌相抗衡。红旗的全新换代车型的开发今年进入关键时期,并将投放市场;奇瑞年内还将有五六款新车,自主开发的发动机今年也将装车上市;吉利的新一代发动机和变速箱也完成了开发,今年将有一款新中级车上市……
从这些新动作可以看出,自主品牌企业在努力告别过去只在低端市场有所作为的历史,纷纷将自身的产品链向高端延伸,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外形上也更富现代感。
另外,民营资本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的浪潮正在重新兴起。仅以浙江为例,除了吉利汽车,一家名为飞碟汽车公司的民营企业也开发出了酷似丰田RAV4的小型SUV;还有一家众泰汽车公司,近日也向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众泰2008”的新车。暂且不提他们的加入是否属于头脑发热,但是客观上扩大了自主品牌的阵营。
尽管自主品牌的销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主品牌依然存在着提高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问题。降价、低价格、市场占有率提高不能简单看成是品牌形象的提高,这是一个需要花工夫的系统工程。
同时,开发产品的水平、成本控制能力和企业的产品质量保障,也将是对自主品牌企业竞争力的考验。民族汽车的海外扩张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去年陆风在欧洲的“碰撞门”事件就折射出自主品牌在走出去的时候还需要更多地掌握国际竞争的规则。
我们在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狂奔2006”的同时,也同样希望自主品牌能在繁荣中真正成熟起来,建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技术过硬、产品过关,否则这场“狂奔”的结局只能是一场短命的“裸奔”。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