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2.55%和13.54%。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在经历了2004年汽车市场增速大幅下滑之后,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 据统计,去年,我国国产乘用车累计生产393.07万辆,累计销售397.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高于2004年全年15.17%的增长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告诉记者,“十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实现了高速增长,汽车消费量由2001年的273.1万辆,迅速提升至2005年的近592万辆,占世界汽车市场的比重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5年的8.7%。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量占全球汽车市场增量的23.2%,中国在国际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长明认为,去年乘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二、三级区域市场的启动。2005年,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为代表的我国二级区域市场汽车销量增幅为40%左右;以河北、河南、辽宁、四川、福建、广西、山西、云南、天津为代表的三级区域市场汽车销量增幅超过了50%。二、三级区域市场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此外,去年我国汽车市场还出现了另外一个可喜的变化。经过多年积累,国产车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
据统计,2005年前11个月,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销量增幅为40.3%,是合资企业销量增幅21.3%的近两倍。其中,奇瑞汽车以近19万辆的总销量位居国内轿车企业销量第六位,增长超过110%。
不过,由于商用车受经济增长周期波动、油价上涨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出现轻微负增长,我国汽车市场已由乘用车、商用车共同驱动的“双动力”变为“单动力”。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我国商用车累计销售178.7万辆,同比下降0.7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10%—15%的增长,全年汽车销量将在640万辆—660万辆之间。
自主品牌2005年市场增幅第一 欧系车份额下降
去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量达23.5%,同比增长4.1%,成为按国别划分的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而再加上日韩车系42.4%的市场占有率,亚洲车系已经成为占据国内市场六成以上的冠军车系。
统计数据显示,自1999年开始我国本土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就一直涨跌不定,2003年、2004年两年更出现市场份额连续下跌的情况,而去年出现了转折性的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几乎接近7年来市场占有率最高值。另外,亚系车能实现迅速上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以德系车为代表的欧洲车系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去年德系车的市场份额下降了近10%。
去年轿车销售增长两成以上 夏利再成为销量冠军
记者得到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年轿车共生产276.67万辆,总销量达285.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7.4%。其中夏利再次以182466辆的总销量登上年度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宝座。
据悉,到去年年末为止,可以统计到的轿车库存仅为94724辆,而2005年全年的轿车产销比达到96.9%,厂家大幅限产减产初见成效。同时各细分市场销售统计显示,经过5年的持续增长,10万~15万元价位区间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细分市场,占轿车市场的25.8%。有关专家预计,今年这一价格区间将成为价格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而从今年年初上市的新车定价来看,这一区间车型平均价格很可能被拉至10万元以内。
2005年车坛回顾:六大变化助推汽车市场回暖
经历了2004年的大起大落之后,2005年的车市终于走出了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2005年1—11月,汽车累计产销双双突破51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24%和12.07%,提前一个月超过2004年全年。
不过,平稳并不意味着平静,分化的趋势依然从平稳的外壳下显露出来。在乘用车为16.4%和19.48%的产销增幅而松了一口气时,商用车却要面对1%左右的小幅下挫。乘用车市场中同样苦乐不均:经济型轿车突飞猛进,在2005年前11个月的累计销售前十名,夏利高居榜首,桑塔纳和捷达依然有不错的销量,QQ、飞度、千里马以及吉利等几款小车的销量更是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高档豪华车市场却放慢了脚步,诸多竞争者的加入使2005年这个豪华车的竞争趋于激烈。商用车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大客车增长较快,而多年的增长明星重卡却出现了35%左右的集体缩水。 (责任编辑:李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