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拿到中国轿车产销的成绩单的时候,总会为一些叫好不叫座的车型感到悲哀。放在几年前,一款在全球市场上声望颇高的车型在中国市场折戟沉沙,或许还是有些理由可以搪塞的。诸如对中国国情不熟悉,中国消费者购车不理性等等。
但是这个理由用了几年,好车还是卖不出个好价钱,怪谁呢?
过去我们常说,酒香还怕巷子深。虽然有好酒,但是如果你不吆喝,恐怕是不行的。市场经济下,这个道理谁都懂,而且眼见得新车上市,都吆喝得挺大声,但只会大声吆喝,真的就能把酒卖出去吗?
看看去年车市的成绩单,你会发现很多新车其实是花了血本吆喝的,但最终的结果未必都有善果,说实话,有些车的成绩甚至算是惨不忍睹呢!
其实就我看来,有些车实在是吆喝得有些过了头,实际却起到负面作用。比如一些引进到中国的车型,与国外同样款式的车相比,明明减去了很多配置,但一味大言不惭地称“与全球同步”,“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云云。这年头,消费者绝对不是二傻,有了网络的帮助,几分钟就可以举出你玩的猫腻。一旦这种谎言被揭穿的时候,就是你血本无归的时候了。
营销其实就是做人,为人我们最强调的是诚实,营销同样如此,有一说一,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它才有可能举一反三地得到更多的意外收获。如果硬是为自己的新车搽汁抹粉,最终很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另外一些车型则完全是败在自己手里。有些车型在技术引进方面的确做到了全球同步,但在细节方面却不够完善,或者小毛病不断,或是维修费高昂,或是内饰粗制滥糙,导致进入市场后的口碑很差,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有些车型绝非败在制造工艺上,也不是败在市场营销上,而是败在口碑上。
今年上半年又有很多新车削尖脑袋要进入市场。这里我真的想给生产厂家提个醒。在卖自己这款车的时候,你必须得先清楚谁在为你的新车买单,这是一群极度挑剔、极度认真同时也是极度容易“受伤”的人,因为买辆新车,很可能要付出他们一辈子的积蓄。这样的买家,你舍得欺骗他们吗?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