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2日,一辆名为吉利"中国龙"的跑车在全球最著名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2006年1月9日,吉利汽车又远赴重洋,在北美底特律车展上再次大出风头--带着吉利狂飙到全球著名车展盛地,李书福不仅赚足了眼球,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把目光投向中国汽车品牌。
李书福狂妄,在业内被喻为"汽车狂人"。但是,"破"吉利也好,小人物也罢,他从来都是特立独行。就像这次出击法兰克福车展,有人说他多多少少带着炒作的嫌疑,因为参加这样的车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自主品牌;二是已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三是拥有自主产权;四是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但他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顾周遭的种种非议,反而申报了2006年的底特律车展。
喜欢"豪赌"的李书福做了其他企业没有做的事情,有评论表示,获得法兰克福车展的参展资格,这不仅是一次其自主研发实力的海外大阅兵,更是其实现把吉利汽车出口到国外这项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有评论认为,实力不强的吉利频频参展,意在靠"噱头"赚取眼球。
在业内看来,吉利造车,走的是一条"草根"路线。1997年,吉利和四川德阳汽车厂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吉利占70%的股份,之后,又通过收购另外30%股份的方式,拿到了6字头的客车生产目录。
但在当时,民营企业投资汽车生产有悖于汽车产业政策,这样,有了生产目录的吉利在汽车生产和流通方面仍然受限。为此,李书福东奔西走,直到2001年底,也就是入世前夕,吉利才名正言顺地获得了"准生证"。
对于吉利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正因为有了吉利的突破口,政府对民营企业造车的紧箍咒才开始松动,以至于在后来修订的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中提出扶持自主品牌的发展方向。此后,获得新生的吉利凭借美日、豪情、美人豹以及后来的华普,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频频发力。
在2005年,李书福带领的吉利爆出了不少新闻,诸如香港成功借壳上市、马来西亚设厂、与香港贸发局联手打造高档轿车、参加世界级车展、打造吉利方程式赛车等,尽管每次动作都会引来报道如潮,但吉利的所作所为就像李书福的"狂语"一样,遭受更多的是业内质疑。
质疑并非毫无道理。首先,2005年5月30日,李书福在马来西亚和IGC集团宣布在当地制造、组装和出口吉利汽车,计划2006年向马亚西亚出口1万辆整车、3万辆成套散件。然而,半年之后,吉利的国际化道路就陷入困局--李书福在2005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坦言,吉利的首个海外组装厂项目由于马来西亚当地政府的政策壁垒而暂时搁浅,并呼吁马来西亚政府应当破除贸易壁垒。
其次,参加世界著名车展固然值得圈点,让国人振奋,但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品牌作为支撑,这种影响力就难免大打折扣。何况,吉利汽车在自身品牌不太成熟、没有占稳国内市场的背景下,便贸然开拓海外市场,而海外市场强手如林,风高浪急,如果走得不顺利,到时候损害的不仅仅是自身品牌,更是中国汽车品牌。
实际上,与其玩一些花里胡哨的"噱头"赚取眼球,还不如从实情出发,学习国外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横下心来踏踏实实造汽车,因为,品牌和实力肯定不是"赚"出来的,研发能力的技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三,在低价位区间,更具品牌实力的天津一汽夏利是吉利的强劲竞争对手。在热销的情况下,2005年12月初,天津一汽突然宣布,对旗下的8款夏利产品实施价格调整,最大降幅4000元。此次降价,树立了新的经济型轿车价格标杆,业内普遍认为,受打击最大的当属吉利。当前,吉利正处于两难境地:如果在价格上不能先发制人,那么吉利还有何优势?如果拼命地打价格战,到最后没有利润,企业又何以为继?
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家底不厚、实力不济、研发能力匮乏的现实,吉利将如何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拿什么保障售后服务到位?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草根造车"之路还能走多久?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