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主品牌的成长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痛苦的演化过程。奇瑞造车,从当初没有政策扶持,没有资本实力,没有技术支持,甚至连"准生证"也只能通过另类途径获得,但是,它的命运在最近几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结奇瑞造车的历程,可以说,它采取的是先造成既成事实,然后逼迫当局事后追认的策略。 1999年12月,第一辆奇瑞汽车在安徽下线,受囿于政策,只能在芜湖销售。当时,奇瑞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获得汽车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二是与国内主流汽车厂家联姻。在第一条道路遭断然拒绝之后,奇瑞无偿划拨20%的股权给上汽,从而变相获得"准生证"。
之后,奇瑞汽车的快速发展远远超出许多人的预料:从风云的旺销,到QQ的炙手可热,到上海车展上自主研发实力的全面展现,再到A、B、S、T系列产品组合的初步形成--奇瑞头顶自主品牌的光环,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
2005年的奇瑞绝对可以用"光彩照人"来形容:无论是掌门人尹同跃跻身十大年度经济人物之列,还是"同步天下、独步中国"的自主研发的发动机ACTECO正式上市装车;无论是颇受关注的激昂05行动,还是遭受非议的分网营销;无论是5款产品分别占据细分市场各个领域,还是众多新款车和改款车的推出,这些举措,不但奠定了奇瑞汽车品牌元年的基础,还促使其从一个生产型企业向市场导向型企业的转换。
有人说,年产销量近20万辆,同时具备完全属于自己的整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三大核心技术,历经市场洗礼的奇瑞汽车已经摒弃浮躁,慢慢成熟起来。但对于"黑马"奇瑞,业内更多的注解却是"命好"--在国家提倡自主创新、呼吁民族品牌的背景下,社会需要一个符号性企业来扛起这面旗帜,供大家学习和借鉴,这样的绝佳机会又适时降落在奇瑞身上--奇瑞想不成为典型都难。还有人认为,与其说奇瑞命好,还不如说是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客观而言,头顶自主创新光环、被塑造为行业典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奇瑞快速成长的助推器,这是一件好事,但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从反方面看,如果一味依赖于"政治使命",借助于"政治光环",靠打"政治牌"来提高自身形象,而不能潜心静气从开发产品、经营市场、打造品牌方面下手的话,奇瑞随时都面临着重重跌落的危机,上升得越高,跌落得越惨。
因此,如果我们还在热炒"奇瑞已向中国汽车业、向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历史之路交出了一份最完美的答卷"这样的话题就显得很浮躁。市场才是最好的检阅者。在奇瑞20万辆产销的背后,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奇瑞的发展能力有没有增强?在奇瑞出口到10个国家的背后,我们关注的话题是奇瑞的品质和形象有没有提升?在借助"政治光环"迎头而上的奇瑞的背后,我们想请教的是奇瑞能不能也成为"市场的奇瑞"?
因为,从长远来看,奇瑞汽车也难言轻松和从容:它需要解决品牌形象、后续产品、产品品质、产品特色、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难题。业界有种说法,无论推出什么样的产品,只有产品品质和服务有了保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这也是自主品牌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则。同时,已经在海外市场上立足的奇瑞汽车也应该深谙这样一个道理:开拓海外市场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海外市场进行长久经营,如何在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
当然,这不仅是对奇瑞的一场考验,也是对所有自主品牌发展的一场考验。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