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世界经济史,就是一部后来者居上的历史,汽车发展史也是一样。
中国就是一个创造“神话”的国家
多年来汽车界一直有一种说法:建一个汽车厂,需要几十上百亿元投资。 的确,中国的整车合资企业哪一家不是几十上百亿元的投入?四五年建不起来也不是什么新闻。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大宇花了十多亿美元,19个月建成一座汽车厂,被我们汽车界的领导称之为“神话”,到处宣传。
最近记者到力帆采访,看到他们花9亿元建成的一座5万辆能力的轿车厂,包括四大生产工艺、发动机、一个新车型的开发及全套模具的费用,还都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我们这些被传统观念束缚的人来说,简直难以置信。这十几年来,全世界物价水平上涨了多少?汽车的技术要求更是日新月异,和当年大宇的投资相比,力帆就是打破了一个“神话”,同时又创造了一个“神话”。
参观后在与重庆力帆控股公司董事长尹明善交谈时,记者提出了这个疑惑。尹明善说,中国就是一个创造“神话”的国家,两弹一星、“神六”上天,无一不是活生生的“神话”。外国人始终搞不明白中国人是怎么回事,就那么一点钱,就那么一点技术,却什么都能搞起来。“我们国家的人民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其他国家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都能做到。对我们的民族,我抱有很大希望。”
对力帆造车投资节省的问题,尹明善的说法是,中国人一天的最低生活成本是1美元,而美国则要10美元。这表明,在国外花十亿美元才能做成的事情,在中国有可能只要花十分之一就行了,因为中国做事的成本很低。这就是我们造车的优势所在,因此力帆用1亿美元,即9亿元人民币建成一座汽车厂,是不足为奇的。
民营企业的确有很多优势,但这几年民企造车却很少有成功的,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仍然是合资企业主导,为什么力帆确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尹明善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门槛一直很高,很多想进入的企业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真正进入造车行业的民企并不多。吉利起步早,算是成功的,它的车子在成本、价格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长城也比较成功,相反倒是国有企业造车不成功的相当多,很多企业名存实亡,徒有一个造车的名份。分析其中原因,他们造车的决心和投入都不够大,所以发展不好。力帆是义无返顾,拼命要在汽车上干出一番事业,决心和投入都很大。时势造英雄,力帆要借西部大开发的机会,坚持不懈地走自主发展的路,力帆进军汽车业必然会成功。
世界经济史就是一部后来者居上的历史
记者认为,在最初中国汽车市场供不应求时,“装四个轱辘就能卖钱”,人们并不太在意品牌。后来虽然产品多起来了,但是国外汽车和合资品牌价格都很昂贵,新进入的民营企业可以把价格降得很低,比如吉利,差不多相同档次的车子,别人卖七八万元,吉利只卖四万元,市场还是能够接受的。但现在已经是买方市场,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自主产品的弱点凸显出来了,而经过几轮价格战,进口车和合资品牌产品价格已经降得很低,自主品牌的降价空间很小,优势就不显其强了,如何去和合资品牌竞争?力帆选择这个时候进军汽车产业,是不是有些冒失?
尹明善赞同“错过了汽车发展黄金时机”的看法,但却认为力帆现在进入也为时不晚。他说综观世界经济史,就是一部后来者居上的历史。汽车发展史也是一样,最初是美国福特排名世界第一,后来被通用超过了,近几年丰田又有超过通用的势头。其他行业也莫不如此,看看中国最早的彩电、冰箱、摩托车厂家,现在还有几家存活?现在的巨头又是谁家?这如同长跑,开始跑在前面的往往是拿不到金牌的。“革命不分先后,造车不在早迟”,20年后、100年后,也还会有人要进入汽车业。
这几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打得很凶,竞争十分激烈,这一点尹明善很清楚,但是他仍然认为,汽车价格战还仅仅是开始,还远远没有摩托车市场残酷。综合他们在摩托车市场的经验,汽车价格战至少还要再打5至8年才能趋于平稳。“民营企业本来就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市场很大,民营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相当强,坚信会有我们的市场,一定会看见灿烂的阳光”。
鉴于力帆进入汽车行业时间较晚,尹明善为力帆制定的市场策略是:见缝插针,哪里适合发展,就在哪里发展。他说:“力帆造汽车是知难而进,但也不是莽汉。我们的策略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一开始决不同大企业正面作战,不会到大城市和它们血拼,那里不见得有我们多大发展空间。我们会先寻找自己的‘青纱帐’、‘甘蔗林’,广大农村都可能是力帆的市场,等到兵强马壮以后,自然会打进大城市去。”
尹明善说,他们曾经研究过一些小摩托车生产厂,尽管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他们仍然生存得很好,因为他们一直有意躲开我们,不和我们争夺市场,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迂回战术,这种做法很聪明,值得我们学习。过几年他们也可能会长大。
尤其让尹明善感到自信的是,力帆在摩托车市场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而摩托车市场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这个领域,他们积累了很多有用的营销经验,建立起了强大的销售渠道,对今天转入汽车制造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缺少知名品牌是中国民族企业的耻辱
说到民营企业造车,话题总是绕不开自主品牌。尹明善说自主品牌可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中国缺少知名的国际品牌,是中国民族企业的耻辱。民族企业是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民族工业兴,则民族自信心强。中华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之林,就要搞好自己的民族工业,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力帆是靠不断创新和积极开拓走出来的,在摩托车创新方面尝到了甜头,因此对造汽车也充满了信心。
国内现在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大多是合资企业,外方掌握着核心技术,我们老是抱怨外方不愿意教给我们,对此尹明善说,力帆在东南亚建厂的时候,和这些跨国公司的做法也都一样,就是不想让当地人学到核心技术。四川民间有一句俗话:“徒弟学到手,师傅去讨口”,就是说一旦师傅把真正的技术传授给了徒弟,师傅就该去讨饭了。他说:“大家都是商人,投资建厂不是办慈善事业,在商言商嘛。”
真正的核心技术,谁也不会教给别人,这就是我们汽车工业引进合资20年,开发能力缺失的根本原因。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钻研创新,所以国家要提出“自主创新”。
尹明善说:“力帆有三件宝:‘创新、出口、信誉好’,力帆的优势主要在国外市场,出口是我们的强项,每年出口创汇2.55亿美元,包括三大集团,中国的汽车企业哪家能同我们相比?”特别让尹明善感到自豪的是,力帆520上市就敢说“全球同步”,第一批车就要出口到19个国家和地区。尹明善表示:“我不敢说多少年内力帆汽车能做到行业第几位,但我敢说在很短时间内,力帆汽车出口数量及金额可以做到国内前三名。”
力帆还有一个强项就是发动机制造技术,而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制造汽车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尹明善说,三大集团表面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它们没有真正意义属于自己的发动机,他们用的发动机都是从合资伙伴那里引进的,包括关键的零部件都是从国外直接拿过来的,外方不让他们拥有核心技术,他们没有权利做一点点改动。力帆是造摩托车发动机起家的企业,有丰富的制造发动机的经验,有一千多项发动机技术专利。他告诉记者,可千万别小看发动机技术,400毫升的4缸摩托车发动机,制造难度比1000毫升的汽车发动机还要大,因为汽车发动机是中速机,而摩托车发动机是高转速的。他说:“在汽车发动机制造上我们不怕谁。”
尹明善对记者说,过去一些自主企业,比如吉利造车时的外部环境很不好,业内总觉得合资企业是“贵族”血统,而民营企业是“草根”出身,起点低,没有人瞧得起,认为是“疯子”,神经不正常。而力帆“出道”时,整体环境好多了,国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很大,力帆拿到许可证就比它们那时候要容易。力帆是自主品牌,同时又可以买到别人的设备和技术,为我所用、为我所“控”,起点高,进步快。
参观完力帆工厂,又听了尹明善和力帆其他高层的谈话后,记者看到了民营企业进军汽车业的理由,也看到了汽车自主品牌的希望。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