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能源动力正处于转型的前沿,未来汽车社会形态关键取决于近几年石油替代能源技术的成熟度。采取何种技术当然重要,但娴熟的商业化运作技巧同样必不可少。
同近几年一样,今年的底特律车展再次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家门口扬眉吐气的主场,8缸甚至16缸轿车以及SUV是真正的主角。 但在通用汽车公司展台,负责产品研发的高级副总裁罗伯特•鲁茨指着刚刚发布的一款400马力、V8引擎的SUV向记者抱怨:"这完全就是两个市场。人们一方面需要更强的马力、更'劲'的引擎,另一方面又为大马力汽车是否节能环保而挑肥拣瘦。要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不是鲁茨这位从事汽车业50多年的老汽车人不明白,也不能归咎于消费者喜新厌旧,美国汽车市场上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消费诉求表明,延续了近百年的汽车社会正处于革新的前沿。
启动二次革命
自从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兹发明第一辆汽车以来,从技术角度上看,100多年来汽车业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虽然历经进步,但从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看,想要再进一步降低油耗已是非常困难。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爆发世界石油危机的时候,西方汽车制造商就已认识到省油与环保的迫切性,开始寻找除石油以外的替代能源,着手开发汽车的二次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欧、美、日三大不同流派:以大众为代表的柴油车技术、以通用为代表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以及以丰田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技术。
在这3个技术方向中,柴油车技术发展最为成熟。2005年欧洲销售汽车中,近45%是柴油车。据预测,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50%。虽然日本、美国过去没有发展柴油轿车,但现在也已把柴油轿车作为替代新能源的主要的方面。2010年,日本、美国柴油车市场将分别将达到10%和5.7%。美国J.D.POWER公司预测,到2015年全世界有35%的车辆将是柴油车。
在以通用为首的美国"三大"眼中,混合动力车只是走向氢燃料电池车的过渡。未来汽车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是氢燃料电池车。但与已经产业化的柴油车以及混合动力车相比,氢燃料电池车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价格。据测算,如果将研发成本算进去,一辆氢动力车的价格将高达100万美元。而能否进行大规模推广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单位成本必须经济。
虽然如此,通用汽车公司一位高层人士仍坚定地表示,即使已经投入燃料电池汽车项目上的10亿美元打了水漂,也必须确立通用在汽车未来新能源科技上的领导地位。
押宝混合动力
日本汽车在上世纪70年代发起的对美国市场的攻击至今让许多美国人心有余悸。美国《汽车》杂志编辑乔依斯分析,日本车能够在那时候挤进美国市场,石油危机帮了日本人很大的忙。高油耗的美国车在高油价的目前显得多余,人们在寻找替代汽车的时候竟然没有可以选择的美国汽车,省油的日本车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
虽然乔依斯对于30年前日本车的乘虚而入还有些耿耿于怀,但他不得不承认,近年来,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一批日本汽车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大力推广,抓住了美国消费者的心。
又是一个没想到。就在几年前,在涌动着大排量SUV的热潮中,混合动力车悄悄来到了美国。从1997年开始,单是丰田的普锐斯在美国已经销售了50万辆。虽然目前几十万辆的销量相对于美国1700万辆的大市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据评测机构估计,到2008年这一市场将猛增16倍,达到120万辆;2015年接近3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17.7%。
又是一次生逢其时。2005年,在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的美国,再次陷入对能源短缺的恐慌。也正是在这一年,以环保、节能著称的丰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销量开始在美国急速飚升。从表面上来看,持续高涨的油价捧红了普锐斯。
但除了出于对高油价的恐惧以及相对于普通汽车的绿色环保特性外,人们热衷于混合动力汽车,还与自我意识得到满足有关。
当布拉德•皮特开着普锐斯出现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当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每天都开着混合动力车上下班时,这种由好莱坞明星与IT精英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比任何厂家广告都有效果得多。美国加州州民很快就发现了一件能显示自己很酷的东西,这就是混合动力车。
甚至连此前对混合动力技术不屑一顾的欧美汽车企业也加入了对混合动力的追逐。
2005年底,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福特向美国国会递交了一份情真意切的请愿信。在信中,福特呼吁美国政府重视汽车工业对于美国经济的意义。他督促国会通过减税法案,减少对从国外进口石油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将传统的生产汽油汽车的制造厂转变为生产替代能源汽车的高科技工厂。
根据福特的计划,到2010年,福特将每年至少生产25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比2005年产量10倍还多。
此前一直致力于柴油汽车开发的大众以及不惜"10亿美元打水漂"豪赌氢动力汽车的通用,也纷纷加入,上演了一场声势更加浩大的混合动力运动。
虽然人们对于究竟采取何种能源替代技术众说纷纭,但在丰田娴熟的商业化运作下,2005年,混合动力车无疑成为被人们提及次数最多的关键词之一。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一个能源日渐短缺的时代,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汽车厂能够提供怎样一款使用经济、维护方便的汽车。这与环境保护无关,大多数消费者也不是冲着这点而购车。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这辆汽车百公里油耗是多少?这辆汽车到底卖多少钱?这才是真正值得厂商关注的事情。毕竟,现阶段混合动力汽车的价格还远远不是普通人能够企及的。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