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盘点2005年车市大事件中,“陆风欧洲顺利通过碰撞门”事件被列为了本年度车市发展最具振奋性的事件。值得欣喜的是,“洗冤录”的背后象征着以陆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正逐步走向成熟。
2005年,国内SUV经历了品牌、品种的大洗牌,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今年1至11月,陆风汽车销售同比增长76%,成为国内中档SUV的标杆产品。
1997年,陆风研发中心正式成立。借助江铃集团多年的自主研发以及与福特汽车合作的经验,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立足于自主开发,与国内外专业汽车研发机构密切合作,现已初步建立起造型、车身、底盘和电器的自主开发能力。
目前陆风汽车已完成包括陆风X9、陆风X6、陆风新饰界三大系列车型自主开发。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借助江铃、长安强强合作的全新平台,陆风汽车又一款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PV——陆风风尚隆重登场。
陆风风尚的开发历时三年,到现在为止,已经向国家专利部门申请了133项的专利。风尚全部开发过程在陆风汽车意大利的设计公司完成,是一款完全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车型。今年年底,这款MPV就将驶下装配线,并在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销售,陆风汽车也将实现成为综合性汽车制造商的梦想,同时,除MPV外,陆风还将进一步扩展乘用车谱系,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自主品牌新产品推出,企业已经步入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发展中的中国,我们强调说“拿来主义”有多么重要。但从长远发展道路上来看,无论合资、技术引进对于中国企业多么重要,都代替不了自主开发对于技术学习的关键作用。因此,在本土技术能力的发展上,外资永远不是自主的替代物。
着眼未来,着眼长远发展,坚持自主品牌发展道路,对汽车行业而言,才是建设汽车强国的根本。当然,这也是长安集团尹家绪在“坚持自主品牌研发”之路上从未动摇过的指导思想。本报记者 刘丽娜
“媒说”之言
应该有陆风一样的自信
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不满足于做追随者,尽管做追随者比较轻松,但是习惯于追随而不是超越,就丧失了自主品牌的意义。当很多人还在讨论自主品牌该不该支持时,实践者却在默默地进行跨越,甚至将产品销售到汽车诞生的圣地欧洲。
-----摘自《中国青年报》(10月27日)
“碰撞门”事件并不是孤立
陆风撞车事件,不管外国人出于什么目的、什么想法,陆风在欧洲撞车的实验,说明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同时,汽车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陆风遭遇的“碰撞门”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拓展海外市场的其他中国汽车企业都要引以为戒。”
----摘自《北京青年报》(10月11日)
实话实说
陆风前行路上责任重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充分表明,自主创新将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发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此,无论是一汽、东风、上汽这样的老品牌,还是陆风、奇瑞、吉利这样的新生力量,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国内开辟了柴油SUV的生产先河,并取得一定成绩,值得鼓励。但在出口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陆风更要提高警惕,也要学会多研究国外的政策,保护好自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贾新光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