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车坛正在推行“健康餐”:喝氢气、吃交流电、吸二甲醚、大量吞食石油气和天然气。“菜色”如此“清淡”,却照样能保持充沛的“体能”和灵敏的“运动神经”。
剪掉“辫子”充电出行
若要评选去年工博会上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非超级电容公共汽车莫属!参观者争相搭乘,且“乘后感”多是“开得很稳”、“提速很快”等赞美之辞。 今年,更多市民可以享受到这项世界先进的交通服务:由10辆超级电容公共汽车组成的“超级车队”将于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行,活动范围暂定为市中心的某条环形线路。
超级电容公共汽车虽是“电车”却不长“辫子”。据科研人员介绍,能节能40%的超级电容车的“进食”时间很特别:经常在上下客的繁忙时段抓紧“吃”电,因为沿途车站上都有它的“食堂”——充电站。而且,“剪”掉了车顶累赘的大“辫子”,也就有望摆脱现令人生厌的空中线网!
双重“心脏”节油四成
混合动力车虽是燃料电池汽车研究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却也是离消费者距离最近的清洁能源汽车之一。由于动力原理相近,现有汽车生产线几乎用不着大改就能生产混合动力汽车。
率先亮相的混合动力小轿车“登程一号”拥有两颗“心脏”——传统燃油发动机和轮毂电动机,两者的完美配合能使燃料完全燃烧。启动时,电动机帮助车辆在0.2——0.3秒内快速点火,速度提高10倍,有效减少了发动机空等造成的能源浪费;刹车或下坡时,轮毂电机还管起了发电的“闲事”——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供汽车启动时用。实验证明,与同等排量传统车型相比,处于最佳状态的混合动力小轿车可节油40%。精选“登程一号”中最适宜产业化的技术加以整合,同济大学、华普汽车等单位已启动了首批3辆混合动力小轿车工程样车的开发工作,预计明年将有成品上路,并可望于2010年达到年产1万辆的规模。与此同时,同济大学与上海申沃合作开发的混合动力公交客车也有望于今年底示范运行。
喝氢“汽车”即将上路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正月初八,10辆“超越三号”试验性示范样车将举行发车仪式,开始为期半年的道路试验。在此之前,它已试驶过35000余公里,最高时速达120公里/小时,一次性充氢的续驶里程达到230公里。下半年,它还将以出租车、公务用车的身份试运行。年底以前,第一个配套加氢站将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建成。目前汽车运行每100公里约需要10升汽油,价值约42元;而由上海自主研发的这一燃料电池汽车只需1公斤价值15元的氢气就能行完100公里,能耗只有国外同类产品一半。
按计划,到2008年初,“超越三号”将实现百辆级生产规模,在奥运市场“一试身手”。2010年,它的年产量预计可达千辆级。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