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领导全球的燃料电池车开发专题研讨会暨第2届国际氢气·燃料电池展专业技术研讨会在日本召开,与美国同行相比,来自丰田、日产、本田的专家对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前景都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悲观。
对于备受关注的燃料电池车何时能够实现量产的问题,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美国厂家此前均乐观地表示,将在2010年前后实现真正的商业化生产。 但是,出席此次会议的丰田和日产的专家都不太肯定,只是含糊地表示“尽可能在2010年代早些时候”。而本田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川口祐治则明确表示现在还“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此前,丰田的一位燃料电池专家甚至认为,燃料电池车要实现规模量产,最早也要等到2030年。
要量产成本要降低到目前的1/100
对于在量产开始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即成本削减和提高续航能力的问题,丰田汽车燃料电池技术部主管大仲英已表示尚无明确的发展方向。
与会专家表示,就燃料电池车的成本削减来说,通过简化系统结构、缩小燃料电池组尺寸等设计、生产以及材料技术的创新,第一步目标是将成本削减到现在的1/10;将来如能利用量产效果使之再次削减到1/10,就可能使价格达到可被市场接受的程度。换句话说,也就是燃料电池车要真正实现商业化生产,成本要降低到现在的1/100,而这显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
全球合作才能有望解决技术难题
燃料电池车商业化的另一个困难在于续航能力。为了使燃料电池车和普通内燃机汽车一样在实际使用中达到5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加一次燃料可以持续行驶的里程),就必须大幅提高燃料箱的贮氢能力。目前业界正在尝试将储氢罐的压力由35MPa提高至70MPa,以及在高压罐内部使用贮氢合金的方法,但这样却无法避免燃料箱体积和重量增大的问题。
对于这项研究的难度,大仲英已表示:“贮氢技术是一个必须由全球研究机构通力合作,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课题”。对于被业界寄予一定期望的碳纳米管贮氢材料,大仲英已称:“说实话,我认为已经到了极限。”
日产汽车的坂幸真也表示,尽管燃料电池组的小型化与长寿命化正在稳步提高,但贮氢箱的性能改善却难以取得进展。坂幸真也还指出,燃料电池组在低温下的起动性,以及在高温环境下如何确保输出功率的问题等都是目前仍然存在的技术难题。
现在的技术水平下,燃料电池车的可靠性已经不成为量产的障碍。大仲英已表示,目前正在对燃料电池进行各种环境模拟试验,耐用性方面已经达到5年/10万公里的水平,而且正在稳步提高。
本田率先使不锈钢隔板达到实用水平
本田技术研究所的川口祐治在会上介绍了燃料电池组及新型电解质膜。据介绍,本田现已比其他公司率先使不锈钢隔板达到了实用水平,实现了电池组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另外,通过采用芳香族类碳氢电解质膜,使燃料电池组在零下20℃的低温条件下成功地起动。
川口表示,可利用冲压进行成形的不锈钢隔板,将来在量产时预计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削减成本。
在2005年10月举办的东京汽车展上,本田展出了名为“FCXCONCEPT”的燃料电池概念车。在这辆集中了所有技术目标的概念车,本田将来准备配备35MPa高压贮氢箱。这种贮氢箱能够贮存5kg氢,续航距离可达到560km。不过,川口并没有谈到它的实现方法。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