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史登科博士
2004年11月,50岁的史登科博士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该部门负责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业务。其时宝马在中国形势颇为危急,是宝马全球5个销售区域中唯一出现下滑的市场,国产宝马不仅没有成功挑战奥迪,反而身陷价格尴尬之中。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史登科带领宝马大中华区从逆境中走出,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上获得了最快的增长速度。他认为,下一步就是怎样保持宝马这种增长势头。
《商务周刊》:宝马2005年的市场业绩已经公布,您如何评价去年所取得的成绩?
史登科:2005年,宝马汽车已经成为豪华车领域的世界第一名,销量领先于奔驰,对奥迪的优势也在继续扩大,宝马总销量已经超过奥迪30万辆以上。显然,在将来的岁月里,宝马将成为别人追赶的对象。
不过,我们对此是非常清醒的,宝马将尽最大努力去保持这种领导地位,在中国我们还不是市场第一的领导品牌,我们还在追赶别人,但是2005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
《商务周刊》:这种进步具体表现在哪里?
史登科:从销售业绩来看,2005年宝马主要车型都在中国市场获得了认可和接受,比如我们X家族车型,X5和X3的销量增长是57%;我们的7系列在基数比较高的基础上获得了差不多20%的增长;我们的3系列尽管中间有车型的更新换代,也获得了翻番的增长,5系列的增长是63%。
从数字来看,宝马的增长高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非常合乎逻辑的推理是,在比市场增长更快的时候,我们的市场份额在增加,那就是有别的品牌用户转移为宝马的用户。总之,2005年宝马的增长是显著的,我们对2005年的增长是满意的。
《商务周刊》:我们关心的是,宝马摆脱2004年销售下滑的阴影并取得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史登科:一年以前我们非常遗憾地宣布,宝马2004年在中国的销量比2003年有所下滑,在中国整体市场增长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我们认真思考了当时面临的情况。
2004年底,我们开始采取措施把宝马带回到一个快速增长的轨道上,以提升宝马品牌在中国的竞争力。2005年初的时候,我们对本地化生产的宝马车型进行了价格调整,宝马3系和5系价格下调了5万-10万元,有利地推动了市场的拓展。
不过,我认为价格调整只是宝马做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但不是唯一的原因。从整体来讲,我们当时的价格举措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那段时间极大地吸引了社会公众包括媒体对我们的高关注度,在这种时刻我们充分向中国消费者表达了对中国市场长期的承诺:我们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进口商,而是已经在当地投资生产与世界其他工厂同样标准、同等品质的宝马汽车的本地制造商,这些都证明了我们在中国要持续发展的决心。
我们也在其他方面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宝马经销商服务网络区域在不断扩大,我们在员工的培训方面也付出了很大努力。综上因素的成果,就是宝马品牌在中国得到了更大的接受度,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的增长不仅仅是国产宝马,而是我们全线的产品都获得了非常好的业绩。
《商务周刊》:不过,中国豪华车市场与国外相比显然是不同的,您如何评价目前与奔驰、奥迪在中国的竞争?
史登科:的确,宝马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奔驰和奥迪,奔驰由于其新的合资企业刚刚投入生产,对市场的影响最好等到今年年底再做判断。
奥迪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有很强的政府关系,在中国奥迪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宝马在中国还处于一个投资阶段,去年我们做了很大投资安排新3系的生产。不过,我们先要看一个大势所趋,也就是两个重要的数字,第一是我们总销量的增长超过了竞争对手;另一个是集团的利润也比斯图加特那家朋友(德国斯图加特是奔驰的总部所在地)要好。对于豪华车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商务周刊》:目前奥迪在中国已经成立了奥迪事业部,加强在中国的品牌管理和运营。这家因戈施坦塔的朋友正计划2006年推动全线车型进入中国,向中国市场投放Q7、TT等新车型,他们希望在现有基础上依靠价格和新车型保持在中国高档车、豪华车领域的优势。那么宝马在2006年有怎样的计划拓展中国市场?
史登科:2005年,宝马在中国推出的新3系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这是我们去年市场的一个亮点。所以无论从市场营销还是其他各方面讲,我们的新3系仍将是2006年的市场重点。当然,就像所有的汽车生产商一样,我们都在密切关注产品线的组合,尽量把它扩展和延伸。
2006年,宝马每一个季度或者每个半年都会有新的车型推向市场,比如会在现有车型上搭配动力更强、更节油的发动机,有些新的技术和配置会引入现有车型。2006年上半年,宝马将在中国推出著名的M车系。M车系在宝马产品中无论从工程设计、操控还是动力来讲都是杰出的典范,上半年会推出M5、M6两款车,下半年也会有新的车型推出。
《商务周刊》:目前日韩汽车厂商向中国投放豪华车的速度也在加快,特别是雷克萨斯,它在北美豪华车市场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成为市场第一。那么这类日韩新的竞争者对宝马是否产生威胁?
史登科:雷克萨斯主要是一个量产的品牌,而宝马是一个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在美国比较成功,也做了很大努力,但在欧洲并不算成功。我们预计他们在中国可以获得一定增长,但是雷克萨斯的定位不是很清晰,要在中国取得增长,在于他们怎么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市场定位。
《商务周刊》:之所以逐个来说您的竞争对手,是因为宝马在中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接踵而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您对未来中国豪华车市场有怎样的判断?
史登科:去年,宝马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很好的增长,华晨宝马本地化生产的产品增长达到了77%,每个车型系列都对我们去年取得的业绩有所贡献。在这种良好业绩的情况下,我们也清楚看到中国市场格局的变化。奔驰已经开始在中国生产,其他欧洲厂商也在更多进入中国,日本厂商也在中国引入一些高端车型,所以在高档车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会通过密切关注市场来保持我们成功发展的势头,毕竟中国汽车市场一直有动荡的起伏在发生,未来我们要更加关注市场变化。
《商务周刊》:这是否意味着在销量和国产化率都获得显著提高后,奔驰、宝马、奥迪将在未来豪华车市场掀起残酷的价格竞争?您认为未来豪华车的市场竞争将集中在哪些方面?
史登科:在市场竞争方面,宝马和奥迪、奔驰等企业已经竞争好多年了,在国外其他市场竞争的状况已经显而易见。在中国,宝马的豪华车优势也在凸显,比如奥迪A8在中国2005年销售了2000辆,而与之同级别的宝马7系在中国的销售量是5000多辆,豪华车的竞争要看这个品牌最高档车型的销售。
未来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品牌价值与服务才是竞争的重点,价格战并不是主要手段。宝马只造豪华车,销量不是豪华品牌成功的标准,豪华车必须讲究利润,越豪华利润越高。
《商务周刊》:宝马要想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达到自己的目标,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做?
史登科:2005年我们是满意的,但还不是时候说可以放松自己,哪怕是说已经做的足够多了,到目前来看我们必须继续在每一个相关的领域付出更多努力。在中国内地,宝马汽车整体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在中国香港我们则高于10%,即使如此,香港人还认为宝马是豪华车。当然我不是说未来我们能在中国内地获得10%的市场份额,而是说我们在中国的潜力还非常大,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在各种活动上面会有更大的投入,我们在每一个业务领域都会加大力度和投资,增强我们的竞争力。
从销售服务网络来说,以北京为例,2005年我们服务的网络和能力获得了很大扩展,这种发展势头会在2006年和2007年得到继续保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给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我们还会到更多更新的城市去拓展网络,2006年我们在销售服务方面计划增加20个网点。
现在宝马的客户大多数是第一次买宝马,我们要留住他们,让他们成为我们忠实的用户,这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我们希望通过对服务的加强去保留这些客户。比如,2005年12月我们推出了宝马信息服务热线,我们正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调试,我们的顾客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去问,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得到答复,有些问题会转给相关负责人去跟进,未来在这方面我们会做得更多。
除了改善硬件设施,我们零部件供应和服务效率都会付出很大努力,使各方面更加具有竞争力。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