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最新的研究报告认为,针对源自香港市场的有关潍柴动力将不再为G重汽提供发动机的传言,潍柴动力与G重汽的“两虎相争”,其结局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据了解,潍柴动力作为中国重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一直为重汽集团提供着配套所需的发动机产品。该发动机系引进自原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缸径为126毫米的10升级排量机型,经不断改进发展,环保指标普遍达到欧Ⅰ标准,部分产品可达欧Ⅲ标准。潍柴动力是行业中该发动机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年产15万台。
换发动机G重汽前景暗淡
虽然G重汽的重型汽车产品这几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一直未能超越5万辆的水平,因此潍柴动力的产能势必要在重汽外部寻找出路。随着宏观调控的加强,工程机械行业步入紧缩期,导致潍柴动力的产品只能在汽车配套领域寻求化解之道,而这势必给G重汽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导致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并最终到了“反目”的境地。
报告认为,G重汽改由杭州汽车发动机厂来提供配套动力,但是其盈利前景似乎并不容盲目乐观,因为杭汽发的产能只有潍柴的20%,而且在发动机在技术性能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关系到整车的性能档次。国泰君安预计,2006年重型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因此维持对G重汽“中性”的投资评级不变。
举湘火炬潍柴得不偿失
不过,潍柴动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虽然潍柴动力下属的潍柴投资才不惜代价取得了湘火炬A的控制权,希望通过湘火炬A所属的陕西重汽进军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不过,这引起了G重汽的不满,使得潍柴发动机的一大配套厂家失落,有点得不偿失。毕竟G重汽一年发动机的需求量在5万台左右,而陕西重汽有3万台就已不错。此外,湘火炬A股改被否决,投资者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也是一大原因。
国泰君安认为,眼下潍柴与G重汽显出水火不容的态势,未来两者在重型车领域的竞争似乎不可避免。如果重型车行业整体向好尚可,否则极有可能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对此,投资者应引起警惕。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