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雪天行车
雪天的事故比平时要高几十倍,说明我们对雪天行车的注意事项还是了解得不充分。
冬日雪后路滑,起步时若发现轮胎已被冻结于地面,应先用十字镐挖开轮胎周围的冰雪、泥土,以防损坏轮胎和传动机件。起步时离合器可半联动,轻踏油门,使发动机在不致熄火的情况下输出较小动力,以适应冰雪路面,避免驱动轮滑转。若驱动轮打滑,应铲除车轮下的冰雪,并在驱动轮下撒些干沙、煤渣、柴草等物,或用铁镐将路面刨成“X”形或“Y”形槽,以提高附着性。
行进中平稳加速,中低速行驶。车速要平稳,操作要均匀,要防止车速过快,避免猛加速。需要加速或减速时,油门应缓缓踏下或松开,以防驱动轮因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打滑。在冰雪道路上尽可能避免超车,若任务紧急非超不可,一定要选择宽敞、平坦、冰雪较少的路段,不得强行超车。会车时,应选择平坦宽阔的路段,并保持两车旁边有足够的侧向安全距离。若路面狭窄,有条件的一方应主动停车或后退礼让。若积雪较深,对路边无把握时,应下车试探积雪下面的路况后,再进行会车。
其次,在雪天行车时要慢打方向,转弯前一定要先减速,把稳方向盘,慢转慢回。在不影响对面来车的情况下,尽量加大转弯半径,以减小转弯时的离心力,切不可快速急转猛回,以防侧滑横甩。
同前车要保持适当的车距,雪天地面的阻力很小,只有干燥沥青路面的1/4,因而制动的非安全区大大增加。跟车太近的话,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车,一旦出现情况很容易造成追尾。与前车拉开距离。一般应拉开正常行驶距离的2倍以上。在制动时尽量采用预见性制动和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减速,多用手制动、排气制动,少用脚制动。非用脚制动时,应以点刹方式,即轻踩轻抬,不要一脚踩死。没有ABS的车尤其要注意防止侧滑。若情况紧急,可强行减挡,迅速将档位降到1档,以低车速阻碍汽车前进,同时间歇使用手、脚制动。
雪地坡道行车难度较大,上下坡都要低挡位平稳通过,中途不宜换挡。上坡防熄火,特别是在坡度较大的立交桥上行驶,如遇堵车,宁愿不上坡,而改走辅路,避免在坡上起步造成横移下滑。下坡绝对禁止空挡滑行。
驾驶员在雪天开车,要充分顾及他人。看到别人开车较慢,应予谅解,一般不要闪灯鸣笛催促。自行车、行人可能因路滑而不慎摔倒,在小区、胡同和混合路段上要注意观察,与行人、非机动车保持距离,宁可停车让行人也不要抢道,否则不幸事故可能随时发生。
停车要尽量选没有冰雪的空地,拉紧手刹挂挡。需要在冰雪路面上停车时,应选择朝阳、避风、平坦干燥处停放,不得紧靠建筑物、电线杆或其它车辆,以防侧滑时碰撞。若停车时间过长,还应适时起动发动机预热,以防水箱冻坏。为防轮胎冻结于地面,可以在车轮下铺垫沙石、柴草、木板等物。若必须在坡道上停车,应挂档、拉紧手刹、并在车轮下填塞三角木、石块等,以防汽车溜坡。
在野外行车,大地被积雪覆盖后白茫茫一片,往往搞不清道路、沟坎及路面状况。这时应根据行道树、路标、水渠等仔细观察,判明行车路线,沿着道路中心或积雪较浅处通过。若路面倾斜或呈拱形,应选择平坦、安全一侧或道路中间通过;若有车辙,应循车辙行驶,当车辙已结冰且较浅时,应跨骑车辙行驶;若积雪过厚应予铲除后再通过;若需通过弯道、坡道、河谷、山路等危险、可疑之处,应停车,判明情况后再通过,不可冒险。
行车中雪花纷飞时,应降低车速,使用雨刷器改善视线。雪后行车过久,由于雪对阳光的反射,易使驾驶员双目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即雪盲症),因此,行车中应配戴有色防护眼镜,并注意休息。
八、山路行车
山区道路大都路幅狭窄,坡陡弯急,长而陡的坡道较多。在山路上行驶首要的问题是要尽可能地集中精力,保持良好的视线。形形色色不断改变的路边环境一般都会使驾驶者处于相对兴奋的状态。特别是在一个既陌生又景色优美的环境中就更是如此。此时的驾驶者应该控制一下自己的状态,集中精力驾驶汽车,视点要远且要尽量看清路面情况和路边环境。要尽量利用路面的宽度选择行驶路线,视线不好时应鸣号。注意查看仪表的工作情况,特别是水温和油压。
上坡时应让发动机保持足够的动力,提前选择好合适的挡位,随时作好避让下行车的准备。应该尽量避免在山路上停车,必要时应选择相对平直、视线好的安全地段。不得不在坡上停车时,一定要拉紧手刹。
下坡时绝对禁止空挡滑行,因车辆重心前移,车速会越来越快,驾驶员在控制车速时若频繁使用制动踏板,会感到腿部乏力、疲劳,车轮制动鼓和制动蹄片也会过热,轻者使制动效能降低,重者使制动失效。因此,路下坡时,应根据坡道的情况以及车辆载质量的大小,挂上适合所需车速的档位,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控制车速,这样可避免过多地使用脚制动器。
气压制动的车辆,要保证气压在安全标准以上,一般不宜过多将制动踏板随踩随放,过快降低气压。而应根据所需的制动强度,适当踩下制动踏板。当车速过快需增大制动力时,可继续踩下一段行程;车速慢需减小制动力时,稍放松制动踏板。在下长而陡的坡道时
,只要气压能满足需要,可采用适当的间歇制动,这样有利于制动鼓和制动蹄片的冷却。
当车速达到了道路情况所不允许的限度时,要适当增大制动力,使车速均匀降低;当车速降至符合要求时,稍放松制动踏板,这样可保证车速均匀稳定。
使用液压制动的车辆,制动时,应将制动踏板踩两次后,用脚压住踏板,使踏板处于较高的临近制动位置。需要增强制动力时,往下踩点;需要减小制动力时,稍放一点。制动踏
板逐渐降低后,可再踩两次,使踏板重新升高,以保证车辆制动的及时和灵敏。 液压制动汽车在长而陡的坡道时(特别是气温高时)由于使用制动器的时间长
,制动鼓过热,常需停车休息,但往往休息后再起步行驶时,会发生制动失效的现象。这是由于停车休息时,分泵活塞和皮碗停止不动所致。因为分泵过热而使皮碗外圆接触面干燥,
密封性降低,制动时漏油,引起制动失效。因此停车休息时,应不断徐徐地踩动制动器,使皮碗往复运动,防止外圈表面干燥,既可使皮碗保持较好的密封性,又能使制动液冷却得快些。
下坡中途脚制动器发生意外故障而突然失效时,可用“抢档”的方法降到最低档,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降速,同时要掌握好方向,用手制动器控制转动机件旋转。
用手制动时,手制动杆不可一次拉紧不放,也不可拉得太慢。一下拉紧,容易将手制动 盘“抱死”,损坏传动机件,丧失制动力。拉得太慢,会使制动盘摩擦过热烧蚀制动摩擦片
而失去制动作用。正确的方法是:拉一下,松一下;再拉一下,松一下,反复进行。当车辆接近停住时,再拉紧手制动杆。
山路上弯道很多,如果您急于赶路,可以采用“入弯减速,出弯加速”的办法,可保证车辆安全而快速地在蜿蜒的山路上奔跑。这样驾驶虽然有些费油,但驾驶的乐趣很多,且车速可提高。
目前,我国由于经济水平还不够高,许多乡村间的公路都是铺有碎石子的路面,
因此对于有些司机来说,在石子路面上行车是常事。石子路面不仅刹车不灵,转弯也很危险。汽车在转弯时会产生离心力,转弯越急,离心力越大。离心力越大,
车轮与碎石间的摩擦力相对越小,那么转弯时汽车必然向道路外侧滑动,造成事故。汽车在其上行驶,遇到刹车,尤其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时,虽然眼看着车轮已经刹住不动了,可汽车还在继续滑动,有时还会斜向滑行,根本无法控制,非常危险。这是因为刹车片与刹车鼓的摩擦虽然把车轮刹死了,而车轮与碎石间因摩擦力过小无法停止,致使汽车在石子路面上滑动。
为此,我们在石子路面上行车时,一定要注意慢行,集中精力,谨慎驾驶,尽量在公路中央行驶,缓慢加油,平稳加速,遇到会车、转弯和需要刹车时,更要注意进一步降低速度,多使用点刹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汽车转弯时,必须把车速降低到车体不倾斜的程度才能安全转弯。为了判断弯曲度的大小,可以用自己身体倾斜度大小来衡量。只要自己的身体坐得稳,就表示车体重心同样比较稳,能够放心大胆地转弯,反之,则要加倍小心,进一步降低车速,慢慢转弯。
山路上常有隧道,汽车进入前要注意交通标志或交通信息板,特别是限速标志。汽车从洞外路段驶入时,人眼对黑暗适应时间大约需要七八秒,此时驾驶员的视力下降,因而必须减速。有些长隧道,前半部分路段为上坡,后半部分为下坡,由于这种纵坡结构,汽车驶出隧道的平均速度比驶入平均速度约高5至10公里/小时。此外,夜间隧道行车,由于隧道内有照明灯,隧道内比外部明亮,驾驶员也不要提高行驶速度。在隧道内行车不能凭直觉判断车速,一定要通过车速表确认行车速度,同时还应注意保持相应的车距。
通过一般道路的单车道隧道时,应随时观察对方有无来车,开启前后车灯,一般不宜鸣号。通过高速公路上的隧道,也应开灯行驶,目的是标明车辆的位置,确定车距,防止发生追尾事故。
一般道路双车道隧道,应靠道路右侧以正常速度行驶,不得在洞内变换车道,更不准随意超车。
由于各级公路的隧道都比洞外路面窄,特别是路肩的宽度是以最小基本宽度为设计基准的。所以,隧道内严禁随意停车,以免交通阻塞。若汽车抛锚于隧道内,应立即通知道口,设法将车辆拖出隧道,不得在洞内检修。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