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给人印象更深的与其说是销量增长幅度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如说是整车企业“增产反减收”,平均利润率首次降到了世界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最新统计表明,2005年全国轿车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95.84万辆,同比增长了26.9%,增幅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但整车利润却在2004年基础上又下降了38.4%,只有212.09亿元;销售利润率由2003年的9.11%急剧下降到2004年的6.85%和2005年的4%,已低于国内整个制造业4.46%的平均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巨大的产能短时间释放,造成供大于求,进而导致连续两年的激烈价格战,无疑是造成整车企业利润下降的首要原因。而原材料价格上涨,更使汽车企业雪上加霜。
具体到各整车生产厂家则是苦乐不均。200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虽增长了17.9%,但企业的利润却下降了52.9%,其中15家轿车企业亏损,8家企业的利润在下降,只有3家利润有所增长。
面对此情此景,大多数汽车生产商难免心情郁闷,降低成本的压力猛增,而那些近一、两年才急匆匆该行,试图在整车生产行业里捞上一把的厂家也可能欲哭无泪。
虽然汽车整车利润连续两年下降,但国家统计局对今年的车市预期仍然乐观:预计2006年轿车产销增长将呈前高后低走势,总体增幅与2005年相当或略低;整车利润将结束连续两年的下降态势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利润总水平仍难以达到2003年和2004年的水平。
预测销量增长无可置疑,但预测利润“出现恢复性增长”则要冒很大风险。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严峻,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理性来控制计划产量、避免打价格战仍然很值得怀疑,降成本的速度恐怕远远跟不上降价的速度,原材料价格走势仍然不乐观。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角度上看,不少企业虽然亏损且效率低下,但还未出现足够的破产事件。如果2006年或2007年整车行业利润出现恢复性增长,那么中国整车企业不仅可以颠覆一般的竞争规律,更是要绕过中国特有的“家电之路”?
行业利润达到世界汽车企业平均水平或许只是一个过渡,大量存在的劣质企业是被政府的行政命令而非市场的力量所淘汰,这本身就表明行业平均利润还不够低。所以,对多数国内整车厂家来说,真正艰难的日子可能还在后头,而对那些只顾追逐短期利益且效率低下的厂家及其背后的有关部门来说,能否及时收手或进行调整,无疑将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