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刚刚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在七个方面对中国产生影响,包括使中国实际GDP总量减少、增加中国通货膨胀压力等。
这份题为《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预测》的报告通过专门的模型与数据,在综合分析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原油开采部门及石化和交通运输部门技术进步等在国际油价变化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油价波动对居民福利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有以下七大影响的结论。
第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降低国内生产总值。油价上涨50%,将导致外汇支出增加、出口减少1.468%,投资下降0.106%,消费支出减少0.206%,进而使实际GDP总量减少0.137%。
第二,油价上涨会打破贸易平衡。报告认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50%,人民币汇率将下跌0.636%。人民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昂贵,出口商品便宜,从而减少中国实际收入,恶化中国国际收支状况。
第三,油价上涨,将加大以石油为燃料或原料的企业的成本,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国内对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上升,高油价直接导致支付原油采购成本上升,最终将由国内各行各业承担,从而降低行业利润。
第四,石油价格上涨将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危险。一方面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危险;另一方面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国际收支出现困难,进而降低进口能力。
第五,油价上涨对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福利影响不同。总体而言,油价上涨会使两类居民福利同时下降,但农村居民福利损失比城镇居民大,且前者福利损失下降速度也比后者快。
第六,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使得原油和以原油为主要原材料的成品油价格上涨,促进劳动与资本资源向石油开采部门流动,这有利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
第七,油价上涨将推动各国在技术进步方面做更多的努力。技术进步在抵抗油价风险中作用明显,其中以石化和交通运输部门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石化和交通运输部门低、中等程度的技术进步,可分别在油价涨幅不超过20%至50%的情况下,完全消除油价上涨对实际GDP造成的负影响。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