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担心政府会损害汽车市场的这种增长势头,因为2004年上半年政府以汽车市场过热为由,减少了资金供应,这使得汽车市场立刻滑坡。从去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在声称“汽车过热”,这次的理由是产能过剩,但是希望在控制产能增长时不要损及今年的汽车产销增长势头。
1.1 产销综述
一.当月产销分析
1月汽车产销量比2005年12月有小幅度下降,但比上年同月大幅度增长。1月全国汽车产量完成52.16万辆,比上月减少7.15%,比上年同月增长28.24%;销售完成53.01万辆,比上月减少14.60%,比上年同月增长44.62%。国内制造产销的下降幅度较小,分别为3.21%和12.42%;CKD产销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47.30%和37.85%。
1月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幅度较大,生产39.16万辆,环比下降3.99%,同比增长51.95%;销售41.89万辆,环比下降8.08%,同比增长72.63%。其中基本型乘用车生产27.84万辆,环比下降5.14%,同比增长64.12%;销售29.55万辆,环比下降10.73%,同比增长93.77%。
1月商用车生产13.00万辆,环比下降15.52%,同比下降12.76%;销售11.11万辆,环比下降32.61%,同比下降10.27%。其中客车生产1.30万辆,环比下降35.08%,同比下降7.43%;销售1.30万辆,环比下降41.08%,同比下降8.91%。货车生产8.65万辆,环比减少12.97%,同比增长0.21%;销售7.33万辆,环比减少28.82%,同比下降2.37%。
二、一月市场分析
今年一月乘用车市场较好,部分企业甚至增长数倍,而商用车的市场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出现连续下降。
1月也出现了少见的部分汽车加价现象,特别是一些新上市的车型,或畅销车型。这是因为许多经销商对年底年初的车市缺乏信心,所以备货不足,一时供不应求。当然,新车上市,广告攻势很猛,把消费者的胃口吊起来了,铺货却没有跟上,所以出现脱销。多数车型价格稳定,即使有优惠,也不过200-300元,特别是中低档车型。节后车价有所回落,比较稳定,今年价格的波动将比较小。
我们从月产销趋势图上可以看出,去年12月的产量几乎与全年最高月3月持平,而销量则大大超出3月,而今年1月的产销水平比去年1月高出28.24%-44.62%,其中轿车销售增长93.77%,这预示着今年增长速度较高。
现在我们担心政府会损害汽车市场的这种增长势头,因为2004年上半年政府以汽车市场过热为由,减少了资金供应,这使得汽车市场立刻滑坡。从去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在声称“汽车过热”,这次的理由是产能过剩,但是希望在控制产能增长时不要损及今年的汽车产销增长势头。
三、2005年1-12月经济效益分析
2005年1-12月,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929.72亿元,同比增长8.60%;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1895.64亿元,同比增长10.65%;利润总额完成526.17亿元,同比下降24.3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汽车整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8.4%,在212亿元左右,2005年利润率仅为4%,低于整个制造业4.46%的平均水平。2005年冠、亚军仍为上海通用和广州本田,其余所有乘用车企业利润加起来也没有这两家多。
主要车型1月产销量
车型 |
产量(辆) |
同比(%) |
销量(辆) |
同比(%) |
乘 用 车 |
391591 |
51.95 |
418942 |
72.63 |
其中:基本型 |
278369 |
64.12 |
295503 |
93.77 |
商 用 车 |
130029 |
-12.76 |
111135 |
-10.27 |
其中:货 车 |
86466 |
0.21 |
73303 |
-2.37 |
客 车 |
13024 |
-7.43 |
12986 |
-8.91 |
四.基本型乘用车产销情况
2006年1月基本型乘用车生产2.78万辆,同比增长64.12%;销售29.55万辆,同比增长93.77%。以累计产量排行前十名是上海通用(含东岳)、上海大众、奇瑞汽车、北京现代、一汽大众、浙江吉利、一汽夏利、一汽丰田、广州本田、东风日产;而以累计销售量排行前十名依次是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一汽大众、奇瑞汽车、东风日产、浙江吉利、一汽夏利、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产量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比亚迪(1012.92%)、其次是跃进集团(360.80%)、通用五菱(326.64%)、一汽丰田(266.87%)、长安福特(255.78%)。一汽大众、一汽海南、华晨宝马(但销售增长近一倍)等有不同程度下降。销售量增长幅度较大的是比亚迪(669.23%)、其次是通用五菱(367.97%)、长安福特(329.18%)、跃进集团(265.06%)、上海通用(239.96%)、上海大众(199.28%)、一汽大众(132.157%)等。
主要基本型乘用车厂家1月产销情况
厂家 |
产量 |
同比增长% |
销量 |
同比增长% |
上海通用 |
25676 |
177.76 |
28193 |
239.96 |
上海大众 |
23701 |
28.99 |
22066 |
199.28 |
奇瑞汽车 |
22054 |
88.67 |
21710 |
101.84 |
北京现代 |
19653 |
27.47 |
21760 |
6.10 |
一汽-大众 |
19172 |
-13.22 |
17495 |
132.15 |
浙江吉利控股 |
18959 |
109.98 |
20182 |
85.62 |
天津一汽夏利 |
18774 |
58.54 |
20136 |
82.94 |
一汽丰田销售 |
17474 |
266.87 |
17440 |
87.63 |
广州本田 |
15063 |
-0.50 |
15620 |
31.57 |
东风日产 |
14201 |
78.72 |
20747 |
102.00 |
神龙汽车 |
13858 |
44.72 |
16092 |
48.88 |
重庆长安铃木 |
10316 |
55.46 |
15420 |
118.38 |
长安福特 |
9855 |
255.78 |
10356 |
329.18 |
东风悦达起亚 |
9211 |
48.73 |
8964 |
55.49 |
哈飞汽车 |
7442 |
165.31 |
6954 |
113.23 |
昌河汽车 |
6953 |
163.07 |
6638 |
88.47 |
一汽轿车 |
5475 |
61.50 |
4501 |
95.02 |
比亚迪 |
4997 |
1012.92 |
4700 |
669.23 |
上海通用五菱 |
4036 |
326.64 |
4195 |
367.97 |
跃进集团 |
3350 |
360.80 |
3417 |
265.06 |
一汽海南 |
3292 |
-15.15 |
3102 |
12.15 |
福建东南 |
2188 |
97.47 |
2090 |
1.80 |
华晨宝马 |
858 |
-50.00 |
1780 |
97.56 |
金杯汽车 |
845 |
57.36 |
886 |
20.22 |
北京奔驰 |
425 |
- |
544 |
- |
注:为与销售量统计口径相一致,在上海通用的产量中包含了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公司的产量。
五、主要乘用车品牌产量走势
六.进口汽车分析
2005年12月汽车进口量为1.82万辆,较上月增加14.34%;金额17.18亿美元,增长14.10%。
1-12月份进口汽车16.19万辆,同比下降8.06%;其中进口轿车7.65万辆,同比下降34.06%;越野车进口6.60万辆,同比增加86.83%;客车进口1.370辆,同比增长5.07%;货车进口2938辆,同比下降63.22%。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