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1日),一篇题为《15年初步建成自主开放的汽车工业强国的建议》的文章在网上全文披露。这份大有来头的建议书署名“13位汽车老人”,以何光远为首的13位中国汽车界的元老联名递交了这份建议书。这些中国汽车业曾经的掌舵者和见证人,在对过去20年中国汽车业的“不自主”进行反思的同时,给中国“汽车工业强国”的未来定出了“15年计划”。
13位“老人”非等闲之辈
继去年北大教授薛绪的万言书之后,这应该是“十一五规划”发布后第二份来自民间呼吁汽车业自主的上书。不同的是,这一份仅5000字的建议书条分缕析,在强烈的爱国情绪中,解决问题的目的更加明显。
在这13位老专家中,除了两位是目前仍在职的专家和教授以外,其余11位皆为已经退下来的老汽车人。不过,他们曾经的职位都足以让这份建议书的分量和影响力不容小觑。其中,共有8位是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总经理、专家,去年“何龙之争”的主角——原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的名字赫然列于名单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原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
6个月前,该建议书被呈递到国家领导人的面前,并得到了亲笔批示。
汽车业面临“技术经济空壳化”风险
建议书以“人们反思、人心思兴”来总结汽车理论界的现状。指出在“一代一代地买外方更新的产品技术,实际上市场没有换得技术”之后,“依附型汽车生产国”的弊病越发显现,作为中国重要支柱产业的汽车业有“技术经济空壳化”的风险,成群的外国跨国公司有扩大控制我国汽车工业的动向。
而在老专家们看来,造成中国汽车业这一矛盾现状的导火索早在20年前就埋下了,那就是“市场换技术”引来了“盲目的外资风”。早在1998年,台湾汽车人就曾断言:“大陆没有真正的汽车工业,只有外国公司的装配厂或授权制造厂,走着台湾的错误道路。”
事实上,从2000年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新一轮自主开发和民族轿车工业建设的浪潮兴起开始,对“市场换技术”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对汽车合资企业的埋怨也愈演愈烈。
“政策竞争”是关键
在建议书提出的“建设自主开放的汽车工业强国方案”中,“政策竞争”成为关键词:“为保护和增加汽车生产的本国份额,政策竞争是关键”。
专家们认为,无论是美国对三大品牌的政府支援、西欧的“国有化”政策,还是韩国“依托民族资本大集团”建设汽车公司,“政策竞争”都是建设汽车工业强国的根本经验。因此,要建成“自主开放的汽车工业强国”,制定对民族汽车工业的强有力扶持政策是首要任务。
为此,老专家们为中国汽车业制定了“15年计划”:7年内,建成一家有“自主开发”能力、产能近100万辆的“自主品牌”,3至4家产能50万辆的民族汽车公司,汽车成批出口;15年内,建成1至2家“独立开发”、产能达200万辆以上的“国际品牌”,2至3家产能100万辆以上跨国的民族汽车公司,汽车大量出口到汽车工业强国且建设工厂,并重组民族军用汽车工业。其中,“始终一贯地扶持”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此外,“对已有合资分公司的企业实行‘一企两制,自主为主’,采用竞争的办法在企业内外选择有民族志气、有能力的企业领导班子”,以及“制定强有力的、始终一贯地扶持‘选定的重点民族公司’的优惠经济政策”也成为专家们打造自主的民族汽车工业的上上策。
报告人名单
何光远 原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
鲁志强 原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刚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原第一汽车厂厂长、总工程师
王立三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蒋一子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董一如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陈执恭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任荃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蒋盛茂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王丽芬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发展部处长、高级经济师
方德巍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国家洁净煤技术领导顾问专家
杨庆佛 原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茂林 天津大学教授、国家清洁汽车协调领导小组专家
(责任编辑:赵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