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各大媒体都在炒作几个农民利用业余时间自己造车的故事,比如农民王宏君造出了水陆两用车,刘声造出了老爷车,蔡三哥则设计了能“躲过”收费口的两轮汽车。
农民造汽车,这本来也不是什么新闻,以前许多媒体都曾报道过类似的新闻,读者只是当作一件有趣的事情而已,看过之后也就算了,但在全民都在探讨如何发展自主汽车品牌的大背景下,这类新闻便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譬如,有人质问:“农民都可以造出‘世界级’的汽车,为什么我国的一些大型汽车集团干了几十年,还造不出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汽车?”这种质问义正词严,乍一听还真把人给吓住了。
农民自己造汽车,这种精神当然值得肯定,但这些用手工敲出来的汽车是否真的像一些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呢?我这么说绝对没有不尊重这几位农民兄弟的意思,因为我也是出身农民,深知在农村搞发明创造的难处。但是,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一辆真正的汽车,除了能够开动,还要满足安全、环保、节能的要求,同时还必须实现大规模生产。花一百万元造一辆车很容易,但能造出只卖五万元的汽车就很不容易了,这也是我佩服李书福的原因,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农民。
所以说,这几位农民兄弟造汽车不过是一种个人的业余爱好,我们大可不必上纲上线到民族汽车工业的高度。就像几年前,媒体热炒农民自己造飞机的新闻,但我也没听说谁就因此来指责中国飞机制造业太不争气。各行各业都有这类小发明创造,如果大家都来指责的话,那么我五岁的儿子也可以———他每天都在画汽车,有些汽车的形状构思非常巧妙,连我都忍不住要拍手叫绝。那么我儿子是否也可以指责说:“你看,我都可以设计汽车了,你们这些专业设计师干嘛去了?”显然,这是不太理智的。
指责是很容易的,只需要动一下嘴皮子,但中国汽车业最需要的还是动手的人。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在中央鼓励自主创新的精神指导下,国内一些汽车厂家正加快自主研发步伐,相继推出了一批新车型、新技术。他们以前的确走得太慢了一些,我们“恨铁不成钢”,所以要批评他们,但现在,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
热贴推荐:[湖南车友会]“2006穿越欧亚”——中意文化年自驾活动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