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基于罗孚技术,下半年将正式下线
上汽股份的自主品牌项目日前正式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昨日,上汽股份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按照发改委的批复,上汽股份已正式成立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上汽汽车),全面负责自主品牌乘用车体系的建设。
据了解,按照发改委发改工业[2006]265号批文,新公司的正式名称被确定为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初期投资36.8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2.8亿元人民币,其中上市公司上海汽车与上汽股份分别持有40%和60%的股权。
“目前,上汽汽车的各项工作包括生产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等已开始全面启动进行中。”昨日,上汽股份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生产规划方面,上汽汽车将充分利用上海汽车仪征分公司的整车生产基地,同时在上海宝山和临港建立动力总成生产基地,整车生产规模初期为2009年达纲12万辆/年,发动机生产规模为2010年达纲17万台/年。而在自主研发方面,上汽股份已经投资18亿元建立了上汽工程研究院,为自主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事实上,上汽股份自主品牌项目的审批情况一直备受公众关注。去年年底,就曾传出因“汽车产能过剩论”该项目可能暂缓审批的消息,“此次项目获批,一切终于尘埃落定了。”上汽股份表示,上汽汽车的成立无疑将加速上汽股份、上海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进程,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而且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决心。
上汽股份的公开消息称,上汽股份董事长胡茂元将出任上汽汽车的监事长,上汽股份总裁陈虹将出任上汽汽车的董事长。此外,上汽汽车的管理团队将是调集上汽股份旗下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工程研究院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等机构的精英力量组成的,他们将主导上汽汽车各个领域的规划和发展,保证将国际先进管理理念融入整个业务链。
据了解,上汽股份的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下线。“这是我们源于罗孚75技术平台,经过二次开发创新而成的。”上汽股份的工作人员表示,其整车性能和内部舒适性甚至可以与未来几年的国际同级产品较量。
由于上汽股份既拥有罗孚的技术资产,又具有韩国双龙的技术力量,因此,上汽股份表示,相信未来会陆续推出不同类型的汽车,“我们会以我为主,有机整合国际资源,为自主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事实上,在上汽股份“十一五”规划中,上汽股份已经为自己定下了生产6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的目标,其中,乘用车20万辆,商用车40万辆。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