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欧赶日
中国轨道交通造价昂贵
我国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34座,其中超过2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1座。在这些城市的规划中,约有20座城市拟定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规划。 其中北京市在不久前调整了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使轨道交通线路数达到13条与2条支线,共408.2km;上海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线21条500余km;天津市规划地铁线4条共106km、市郊轻轨线50km、预留环线地铁1条71km,共227km;广州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线7条共206.48km;南京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线7条共263.1km。
在规划中的和在建的轨道交通,还包括无锡、西安、大连、鞍山、东莞等城市。
事实上,在中国,建材价格和人力劳务价格均低于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同类建设工程的造价应比他们低很多。然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造价却比许多国家和地区高。
如80年代中建成的汉城地铁3号线,全长26.1km,平均每公里造价0.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每公里2.9亿元;90年代初全面建成的新加坡三条城市轨道交通线,其中19km为地下铁道,44.8km为高架线路,13.2km为地面线路,其综合平均造价为每公里0.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每公里3.32亿元;正在建设的墨西哥城B线地下铁道长23.7km,综合平均每公里造价为0.3亿美元(其中地下线长占25%,每公里造价0.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每公里造价为3.73亿元);即将建成通车的日本东京最现代化的ll号地铁线造价为每公里人民币7.54亿元。而我国广州、上海、北京90年代建成的三条地铁线,综合平均造价每公里均在6—8亿元。
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水平,相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言,这一造价实在太高了。
《西安市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技术报告》指出,快速公交系统的道路平均造价为每公里二千万元至七千万元人民币。建设一公里轨道交通的投资,通常可以用来建设十公里左右的快速公交系统。
事实上,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在策划建设地铁或轻轨项目时,也是保持极其审慎的态度。如果比较工程效益和成本的话,并不是每个大城市都值得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