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是弱势者的节日,每年这个春天,久积心底的怨气和冤屈就如杨乃武小白菜般伴着春潮滔滔不绝。315这个维权日,我不知道它能给弱势者送来多少曙光,我只是这样地想,与其不说还不如说,与其说,还不如大声说。
当然,我的这个维权,便是道路通过权。关于道路通过权,现在提出两个,一个仍是小排量汽车。发改委等六委部局新年下发《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并且强制性的规定,各地方政府必须在3月底以前完全彻底取消各种对小排量汽车通行的限制。由于限制小排汽车时间长,范围广,因此给了各地方政府充分的时间运作。然而,这个时间也给各地方政府研究对策以余地,果然北京和上海先后行动了,北京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抛出了国三限制,不达国三标准的车拒绝进入北京市场,你们要环保吗?我们更加环保!而北京市的国三普及原计划是到2006年7月1日实施,提前半年突然袭击市场,显然有其用心。随之,上海来了,他们不再以《交通安全法》第39条来对抗六委部局,于是顺水推舟解除限小,实施限污,小排技术含量低,排污大,于是就出来了大污禁止小污上路了(俺一贯认为大排是大污),小排量照样在上海受限。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欲限小排,何患无由?
比较北京和上海两个超大城市,其他城市仍在观望之中,到3月底能否如六委部局设想的令通政行,后面还要仔细观察。但事到如今,六委部局已经十分没有面子了,不,简直是颜面丢尽!这一切,都源于《意见》未能从路权公平着眼,而是从所谓的节能环保出发,那么,对抗《意见》的城市仍然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法很简单,只要限小的城市不想解禁,那么,施政者只要找到未达放排标准的小排车做测验,测验出小排车排污超标就可继续限小。众所周知,限小的城市如北京市,小排车已经陈旧,排放不能达到国三毫无疑问。但是,话说回来,大排车陈旧了,难道排放不超标吗?问题是这里只抓小排车。
禁小限小和开禁,到这里就陷入了一场文字游戏,六委部局以节能环保为由要求各地方政府鼓励发展小排车,取消各种针对小排车使用的禁止和限制规定,但是,各城市尤其是交通比较拥塞和自身有汽车产业却无小排车制造的城市,他们并不像六委部局那样解读小排车的节能和环保。在上海,年关拍卖车牌一个车牌的价格也是近3万元,这等于大排车都在限量,试图让上海放开小排车的限制,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武汉,过去限制过长江大桥的车为1、3排量,这里面显然与富康车放弃1、3排量以下的车型生产相关,如果现在让武汉市放开小排车,武汉市的情愿指数几乎为零,富康重新推出的一款小排车为1、4升。现在,限小和取消限制的因素日趋复杂,有城市本身堵车的因素,有汽车产业保护的因素,有用车环境和安全因素,也有面子问题的因素,总之,不论六委部局的文件,还是地方政府的限制理由,都不涉及公民的道路通过权,即公民拥有合法交通工具通过城市道路的天然权利,毕竟,那些还叫做公路的道路,它不是私路。
而比小排车更冤枉的是摩托车。全国现在有160个城市禁止摩托车行驶或限制上牌,仅就北京市而言,A牌保持在1990年初的数量,A牌除长安街和快速路不能行驶,其他道路不受限制,而B牌就只能在四环以外包括四环辅路行驶了。北京的摩托车B牌没有受到上牌限制,这可能是比较仁慈的政策了。但是,现在的交通情况与上世纪有所变化,即全国进入到发达国家前汽车社会时的状态,摩托车进入普通家庭,取代蹬了半年多世纪的脚踏车,自行车大国的中国一去不复返了,我在若干个省份考察,所到之处,出行人多以摩托车代步,一些尚未禁摩的中等城市跑着时尚的踏板车,中等城市以下的县城、乡镇以至村庄的道路上,则多跑着骑式车。中国的摩托车产业,由自生的竞争发展,在中小排量方面,已经构成世界制造大国,并出口全球。因此,购买力强大的大中城市继续禁摩,对摩托车这个产业打击作用巨大。而最关键的是,中国公民到底有没有骑行通过城市道路的权利?这在其他国家已经不是问题,日本为了扶持摩托车产业,已经在高速公路上辟出一米摩托车道准许摩托车上高速。
我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仍是禁小和限小的主要理由,所谓节能,所谓环保,那都不是考虑的首要,如果真想节能和环保,为什么政府采购不买小排?如果真正想节能和环保,除军警特种车可以使大排以外,其余一律使用小排车,小排车是小康社会的象征。事实是,节能不是问题,环保不是问题,城市道路拥堵和地方利益才是首要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则是公民的路权。在这里面,城市道路供给不足的矛盾,要挨板子的应该是地方政府,既想将城中心的地皮卖个好价钱以充实财政,又想石林般高楼林立的现代中国城市道路畅通,鱼和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而且,地方政府方面对中国经济的成长速度也大大预计不足,计划经济,使出那么大的力气,自行车还跑了半个世纪,市场经济只搞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岂有能力让中国社会进入机动车时代?然而,偏偏市场经济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就实现了,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机动车时代了。北京市方面,上世纪还预期世纪末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达到40万辆,所以交通规划严重滞了后。
各个方面的因素,至今没有找到一条,而禁行的指挥棒砸向的却是最最无辜的中国公民。早年是不许公民买小车,后来准许买了,然而又不许买面的,面的在城市的灭蝗运动中消灭了,又限制小排轿车。而摩托车,因价格门槛低,早早就在禁止之列了。从禁小、限小和禁摩至今,讨论取消禁令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而在取消禁限令的呼声中,加入禁止与限制的城市却越来越多。这里,就留下了一个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城市何时能还路于民?何时才能尊重公民的道路通过权?既然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既然中国要建设节能环保的城市,那是不是公务车即我们尊敬的公务员,我们的人民公仆们也跟人民一道,或者重蹬脚踏车,或者一起挤大公共,或者一起钻地铁?如果这些都不能,那么,也就别拿什么节能环保国际化形象来挠人民的痒痒。
到了315,说一声还我路权!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