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交易"滋生富裕的个人与贫穷的社会
【日经BP社报道】
只要开车,就免不了有在街头的收费停车场停车的时候。但很多人没有按标价交过停车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司机与管理收费员之间很容易达成“不要发票,交费一半”这样的交易的结果。
在面临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选择时,人们会毫不犹豫地优先选择个人利益。中国社会的这一倾向,的确会让个人更容易生存,但如果考虑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的话,就不得不让人对未来表示忧虑。
▼只要你我都满意便可以
上海市内的收费停车场,如果是现代化高楼的地下停车场的话,大都和先进国家一样安装有自动门,收费也都是自动结算。但目前上海大部分的收费停车场的形式都是一小块空地,或者是使用人行道的一部分,同时配备专门的收费人员。汽车一停下,收费员就会走过来直接收费。由于计时收费比较麻烦,因此停车费大都是定额制。收费标准是停一次10元左右。
问声“多少钱”,收费员会回答“10元”。但如果司机说“太贵了,5元吧。不要发票”的话,大概8成以上都能按此价格成交。甚至会让人感觉是收费员在等着客人来讨价还价。
也许没必要专门在此解释:普通停车场当然没有安装监视摄像头,停车场经营者也不知道每天究竟停过多少辆车。对收费员来说,如果开发票的话,收的钱就得悉数上缴停车场经营者。而如果不开发票的话,就可以不用把收到的钱全部交出了。可谓是对客人和收费员双方都有好处的一种做法。
▼停车场经营者通过降低工资来对付
正常情况下讲价后只需付标准价格一半左右的钱,而且神不知鬼不觉。这一系列活动变成文字会看上去啰里啰唆,实际发生的时候大家的配合都非常默契,几乎不用花费太多的口舌和时间。停车讨价还价已经成为极为普通的事了。
这样一来,本应按规定征收交给停车场经营者的钱,却由收费员做主将钱与停车者各自一半地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虽然不知道具体每天究竟会出现多少这样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应该是停车场经营者获得的利益的相当一部分,就这样消失在了收费员与停车者的交易之中。
停车场经营者对这种现象也是心知肚明。在采取措施加强对停车场监控的同时,还推出了压低收费员工资的方法进行防范。也就是所谓的“既然在收费上放你一马,工资当然要低一点”。这对停车场经营者来说也是管理成本最低的一种解决方式。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收费员如果不增加“交易量”的话就难以维持生计,因此就会愈发努力地与客人进行直接交易。
▼包括公共部门在内,整个中国社会“停车场交易”无处不在
“负责人员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与客人直接交易,本应是部门获得的利润却不再存在”,这一形态不仅仅局限于停车场,而是在整个中国社会随处可见。在具体的商品买卖场合,由于交易对象是实物,这种做法比较少见,但在眼睛看不见的服务与管理领域,就会如鱼得水,有许多变通的做法。
这一现象在为民众提供服务的政府官员身上表现得最明显。本应上交国库的税金,就会通过一种对征税官员与纳税者都有好处的直接交易方式进入双方个人的口袋里。比如,本来属于国有资产的土地,就会通过对政府主管人员与开发商都有好处的直接交易方式销售出去。本应是保障民众安全的建筑安全标准,也会缘于对政府部门的监查人员与建筑商都有利的直接交易,变得名存实亡。
对于政府官员来说,这些行为通常被称为贪污或腐败,但归根结底就在于社会体系把个人利益优先于集团的利益。在这里没有政府与民间的区别。结果使得本应集中到国家或企业以便进行有效再投资的财富被分散成细流,最终流失。整个社会的效率变得越来越低下。
在中国社会生活一下就会感觉到,在非常富有的个人不断出现的同时,“社会”本身却在快速地消融(meltdown)。当然这也许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另一种社会模式的存在方式。
即便如此,可13亿民众能够都有富裕的那一天吗?笔者不由得忧虑。(特约记者:田中 信彦)
■作者简介:
原日本每日新闻社记者。目前在上海和东京一边从事面向日资企业的人事咨询业务,一边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继续执笔报道中国的最新动态,力求提供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中国。
(责任编辑:陈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