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会停下忙碌的步伐,即使冬歇期也是一样。各支车队除了夜以继日地研发测试新车外,车手、赞助商和FIA,每方面的动作都会牵动车队的敏感神经。冬歇期里往往会爆出一些颇让人瞠目的消息。
关于车手“新科状元”阿隆索将于2007年加盟迈凯轮车队,这无疑是一枚超级重磅炸弹,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关系到好几名车手的前途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迈凯轮的雷克南和蒙托亚,这两人的未来都还不确定。谁会留下来担当阿隆索的搭档呢?有传言说罗恩·丹尼斯此举是因为雷克南会在2007年加盟法拉利,替代车王舒马赫。但精力旺盛的舒马赫似乎还没有退役迹象。同时,别忘了还有频频参加法拉利测试的MotoGP七冠王罗西,凭借超凡的影响
暗战!如果说赛场上的较量是一场真刀真枪的热血对决,那么冬歇期中F1各车队就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各方攻城略地的猛烈程度丝毫不亚于赛场上的白刃之战库比卡精湛的驾驶技艺让人印象深刻37 岁的舒马赫最近表示年龄绝不是问题,只有新赛季中还不能赢得比赛他才会考虑退役曾经亲密无间的二人,在新赛季中的关系会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他绝对是法拉利的重点考虑对象,到时就看法拉利如何取舍了。目前,资金最雄厚的丰田车队也盯上了雷克南,不过其平淡的战绩,应该很难赢得冰人的垂青。阿隆索加盟迈凯轮引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作为经纪人的布里亚托利是否参与了此项交易。因为布里亚托利是雷诺的车队老板,目前又有传言称雷诺将会再次退出F1,如果他参与其中对雷诺车队军心的打击不言而喻。还好布里亚托利赶快澄清说:“不论间接还是直接,我绝没有参与阿隆索与迈凯轮的谈判。这是阿隆索自己对未来做出的决定。”有了以上言论,看来阿隆索不必再支付给阿布不菲的收入提成,那么新赛季二人的关系又会如何呢?虽然阿隆索在欣喜的同时,不忘安慰雷诺说,在本赛季他会全心全意地去卫冕冠军。可雷诺还会放心地把车队核心技术透露给他吗?老辣丹尼斯走出的此步狠棋,在开赛前就已让雷诺车队自乱了阵脚,他们应该连圣诞节过得都不安心吧。迈凯轮的另一个收获是,D TM冠军帕菲特(Gary Paffett)将顶替伍尔兹(Alexander Wurz)出任车队的第2试车手。身材高大的伍尔兹随后也很快找到了新东家,加盟了威廉姆斯车队。之前人们一直猜测,威廉姆斯会启用一名能为车队带来赞助的试车手,比如印度人卡西基扬,却没想到爱才的威廉姆斯选用了需要支付工资的伍尔兹。BMW车队最近也宣布了波兰车手库比卡(Robert Kubica)在2006赛季将担当其测试和研发车手。小将库比卡赢得了2005雷诺世界系列赛。雷诺第3 车手科瓦莱宁会不会是下一个阿隆索呢,要知道他的经纪人也是布里亚托利横扫MotoGP 赛场的罗西,在失去挑战乐趣后,很可能加盟F1
关于车队
迈凯轮车队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在毫无征兆签下阿隆索前,已对外界宣布沃达丰(Vodafone)将成为其2007赛季的主赞助商。自2002年就开始牵手红魔法拉利的沃达丰,显然并不满意与法拉利的合作。沃达丰市场方面的负责人Peter Bamford表示,主要是法拉利无法提供与迈凯轮相同的条件,沃达丰想要的是首席赞助商地位,而法拉利显然无法做到。此前,Intel已经非常接近与迈凯轮签约,在迈凯轮签下更合胃口的沃达丰后,Intel转而成为了BMW索伯车队的主要赞助商。法拉利失去沃达丰赞助后,在2007的替代者很可能是Alice——意大利电信旗下的宽带品牌;有传言称Alice要赞助小天王罗西。另外一个呼声很高的接替者是戴比尔斯钻石公司(De Beers diamond),如果消息属实,他们每年至少要为法拉利投入5000万美元。
由于没有按时交纳4800万美元的保证金,超级亚久里(Super Aguri)车队并没有出现在F1参赛大名单上。不过他们已经争取到了其他10支车队的签名同意,将会出现在2006赛季中。估计超级亚久里许给了MF1等小车队一些好处,因为他们的参赛直接关系到了一些实力较弱车队的切身利益。在现有体制下,只有排名前10的车队才会得到FOM的电视转播分红以及比赛的相关交通费用。这让人想起了1993年的冠军威廉姆斯车队,当时他们也是错过了最后的日期。威廉姆斯被迫与其他车队沟通,虽然贝纳通和米纳尔迪开始并不同意,但最后还是找到了折中的办法。
其他几支车队也在积极地扩军备战。其中财大气粗的红牛车队动作最大,在冬歇期进行着疯狂的人才储备。据悉,红牛已从雷诺、本田和丰田等车队挖来了不少工程师。加上之前加盟的纽维(Adrian Newey),其研发实力不容小视。有了纽维的加盟,红牛新RB2 赛车如虎添翼沃达丰市场负责人Peter Bamford 和丹尼斯——猜猜迈凯轮赛车将会变为什么颜色吧法拉利赛车会镶上亮晶晶的钻石吗?
关于FIA
在经历一番深思熟虑后,轮胎巨人米其林公司终于宣布在2006赛季结束后退出F1的竞争,这个决定是在FIA宣布单一轮胎规则计划的情况下作出的。米其林公司的首席执行官Edouard Michelin表示:“作出这个决定是基于米其林长期坚持的运动哲学与F1管理者引导此项运动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严重分歧。这些分歧和F1的整体环境已不再适于米其林作出长期的投资。但这并不代表米其林放弃整个赛车运动,米其林品牌已经参与其中117年。如果F1能够回到正轨上,米其林将会毫不犹豫地回来。”自美国站的罢赛事件后,米其林一直与FIA处于对抗关系之中,此次的主动退出应该说实属无奈。在收获了各项赛车运动的冠军后,米其林已不再需要证明自己的非凡实力,选择此刻退出也应该说是明智之举。
而FIA则仍在不遗余力地削减开支,最近刚刚颁布了2008年的规则提案。提案中包含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的限制措施,目的是保证预算小的独立车队也可和厂商车队一较短长。不过这些措施似乎使F1背离了高科技的方向,也招来了不少非议。有业内人士表示,F1削减开支只有一个根本方法,那就是斩断其丰厚的资金源,但这不可能办到。从F1的历史上我们不难发现,你禁止车队做一些事,他们很快会找到新的切入点。现在的改革很可能导致车队增加仿真技术上的投入,测试装备也会变得更为先进。一向聪明的莫斯利怎么在此事上如此地不开通——当制造商负担不起时自然会主动削减开支。已经成功连任的莫斯利是真想削减开支呢,还是在炫耀FIA的权威?莫斯利——F1 削减开支势在必行!已参与赛车运动117 年的米其林对F1 感到了心灰意冷FIA 的一项改革提案——双尾翼赛车
常关注比赛的车迷们不难发现,在当今的赛车世界里,几项顶级赛事已无一例外地演化为厂商或投资者的“军备”竞赛场。赛车性能的优良与否往往成为主宰比赛的关键因素,车手所能发挥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了。特别是居于方程式赛车塔尖上的F1,豪门车队每年动辄几亿美元的疯狂烧钱,让小车队苦不堪言。连续多个赛季一两支车队独霸的局面也让体育比赛失去了原本的乐趣。可随着号称“国家杯”的A1大奖赛在2005年9月的亮相,不禁让我们眼前一亮。A1大奖赛无论在赛事定位还是比赛形式上都别具风格,更为重要的是A1为车手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技平台。此项赛事的创办者是财大气粗的阿联酋王室成员施尔克·马克托姆(Sheikh Maktoum)王子,他的合伙人还有南非富豪梅纳尔(Brian Menell)和特塞拉(Tony Teixeira)。这3位有钱人牵头发起的赛事自然有些不同,他们为这个全新的赛事定位在国家与国家间的竞赛,可谓开创了赛车界的先河。应该说这个定位十分的讨巧,国家间的比赛很容易引发车迷的民族感情,自然会受到格外关注,这也算弥补了奥运会中不设赛车项目的缺憾吧。
早在2004年的3月底,通过FIA授权的A1大奖赛就已宣告正式成立。经过了近两年的苦心筹备,目前已有25个国家组队参加A1大奖赛。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托姆王子的独到眼光,这25个国家覆盖了超过80%的世界人口,强大的市场潜力不言而喻。特别是一些赛车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风采,对于激发该国车迷热情和普及赛车文化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除了国家杯的概念外,A1大奖赛最大的特色就是公平性。赛车全部由赛事组委会统一订购,保证了性能上的基本一致。并且禁止使用车手电子辅助装置,连赛车的调校也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其车身底盘制造商英国劳拉(Lola)公司、发动机提供者Zytek Engineering、轮胎供应商美国库伯轮胎公司(Cooper Tire & Rubber)在业内都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丰走入A1大奖赛RACING WORLD 赛车世界随着A1大奖赛在2005年的粉墨登场,其全新的赛事理念无疑为赛车运动刮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清风,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说,A1大奖赛开创了赛车运动的一个新纪元
富的方程式赛事经验。十分巧合的是,这3家公司还都是前F3000赛事的官方供应商。总体来说,A1赛车在车身尺寸和重量上与F1赛车较接近,并且都为单座方程式,但A1赛车使用的是3.4升V8全铝发动机,能够产生520马力的功率,比F1赛车小了不少(2006赛季使用2.4升V8引擎的F1功率大约在700匹)。经过一系列的风洞和实战测试表明,A1赛车在性能上要强于同级别的F3000赛车,而相比于F3000赛事的后继者GP2来说,A1赛车在动力上还有些不足。采用雷诺4.0升V8发动机的GP2赛车功率接近600马力,在重量上比A1赛车还要轻,百公里加速为2.95秒。
在赛事的运营上,A1也明显避开了其他传统赛事的锋芒。赛事举办时间明智地选在了赛车运动的淡季,从去年9月份的英国站开赛直至今年4月份的上海站结束,总共有11场比赛。不仅避免了与已经有广泛车迷基础的传统赛事相冲突,其车手的选择范围也更为宽广,许多顶级赛事中的高手可以利用冬歇期和错开的比赛日,代表自己的祖国前来参战。
因为是国家概念的比赛,A1规定车手和赞助商必须都是参赛国本土的。在比赛中,每个国家队只能派一名车手出赛,而且只计算国家队的积分。这样赛季中每支国家队的车手可以是不固定的,比如法国队的普里马特(Alexandre Premat)和拉皮埃尔(Nicholas Lapierre),马来西亚队的熊龙(Alex Yoong)和科斯(Fairuz Fauzy),经常是2名车手轮流上阵。根据赛会规定,只要参加了每站比赛3场练习赛中的一场,并且练习赛的最好成绩不超出车队排位赛成绩102%的车手都可以参加两回合的正式比赛。在综合了F1和北美一些赛事特点的基础上,A1大奖赛的比赛形式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不仅每站分为短程冲刺赛
(Sprint Race)和正赛(Feature Race)两回合进行,为增加比赛的观赏性,连排位赛也被分割为了4场。其中短程冲刺赛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发车顺序是按照排位赛中车手最好两圈成绩的平均值来决定的,采用与NASCAR类似的动态群英荟萃的A1 大奖赛车手空中陀螺——江腾一在马来西亚上演惊险一幕有着华裔血统的熊龙表现得十分出色大马力A1 赛车对江腾一体力是个不小的挑战有钱就是好办事—— “财阀” 阿联酋王室发车形式;正赛的比赛时间约为45~60分钟,发车顺序是根据短程冲刺赛的成绩而定,采用常见的静态发车形式。积分设置方面,短程冲刺赛和正赛冠军都会得到10个积分,还有一个额外的积分会奖给比赛中创造最快圈速的车队。虽然短程冲刺赛对于获得积分十分重要,但丰厚的100万美元奖金只会分给正赛中排名前10位的车队,其中第1名奖金高达30万美元。
对于每个国家队的组建者,A1大奖赛都会授予其特许经营权。这些特许经营权的所有者可以通过赞助、当地的媒体转播权、相关纪念品、广告费用以及丰厚的比赛奖金来作为车队的收入。A1大奖赛则提供比赛全方位的基础设施服务,包括赛车、发动机和比赛中的运输费用等等。马克托姆王子凭借其家族富可敌国的实力一次性从劳拉购入了50部赛车,从Zytek购买了58部发动机。在横跨洲际的比赛中,A1组委会在车队装备运输方面的投入也很惊人。他们一般会包3架波音747飞机负责运送多达250吨的车队装备。如此特色的赛事当然不乏著名人物的参与。比如说澳大利亚队的老板之一就是1980年的F1世界冠军阿兰·琼斯(Alan Jones)。葡萄牙队的老板之一是著名的足球运动员菲戈,巴西队的老板则是“外星人”罗纳尔多和两届F1世界冠军费迪帕尔蒂(Emerson Fittipaldi)。A1英国队的所有者约翰·瑟提斯(John Surtees)更有些传奇色彩。获得过大英帝国勋章的他,是迄今唯一赢得过F1和摩托车500cc组双料冠军的人。在车手方面,A1大奖赛的阵容也相当的强盛,很多车手都是各项方程式比赛的冠军。其中还包括了几名前F1车手和GP2中实力不俗的年轻车手。目前,A 1大奖赛已经进行到了半程,由GP2车手普里马特和拉皮埃尔率领的法国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战绩。在6站比赛中(12回合),二人总共为法国队包揽了9回合的胜利。有趣的是,拉皮埃尔和普里马特分别是第50届和51届澳门F3的冠军。另一名GP2车手贾尼(Neel Jani)也表现不俗,出色的成绩使瑞士队排在了积分榜的次席,下赛季贾尼将担当2002 英国F3 冠军Robbie Kerr “娇点” ——Katherine Legge 亮相迪拜站小劳达——3届F1 冠军尼基· 劳达之子法国队总能在乱军中拔得头筹F1红牛二队的第3车手。代表巴西队出战的小皮奎特(Nelson Piquet Jr ),是前F1世界冠军皮奎特的儿子,继首场比赛上包揽了两回合比赛的胜利后,小皮奎特的表现有些起伏,目前巴西队排在了第3位。驾驶“中国龙”赛车出征A1大奖赛的我国车手是江腾一和马青骅,二人在国内众年轻车手参与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
由于驾驶大马力方程式赛车方面的经验还有些不足,应该说我国车手是以学习态度来参赛的,但正选车手江腾一的表现还是带给了我们一些惊喜。在开始阶段,江腾一表现得中规中矩,首站比赛中取得了第12名的好成绩。可随着比赛进程的不断深入,江腾一的运气有些欠佳。继澳大利亚站练习赛上撞毁赛车后,江腾一在马来西亚站又上演了赛车在空中翻滚的惊险场面。经过前5站的磨砺,默默无闻的江腾一终于在阿联酋迪拜站上爆发,为中国队夺得第5名,首次斩获6个积分。也许有人会说此站存在着幸运成分,但对于赛车基础薄弱的中国来说,这样的成绩还是让我们感到十分鼓舞。赛后在谈到对上海站的期望时,兴奋的江腾一表示在家门口比赛当然要好好表现,有家乡车迷的助威,一定要争取到更出色的成绩。在A1大奖赛刚刚成立的初期,人们不免对其发展前景产生了质疑。一方面考虑在F1的笼罩下A1的发展空间会有多大;另一方面猜测这也许只是几个有钱人一时兴起的游戏。但随着赛事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谨的组织工作让我们看到,A1大奖赛有其长远的发
展规划。目前A1已联手南非大众,在南非成立了锻炼年轻车手体能和心理的大众A3系列赛,旨在培养未来的A1车手。同时A1的受关注程度也远远超出之前的预料,在首站英国Brands Hatch赛道的比赛中,有7.2万名热情洋溢的观众来到了赛场。随着赛事的不断进行,A1已经发展到每场比赛有120个国家超过800万观众同时收看。现在,A1扩张的步伐还在继续,最近刚刚宣布与在美国拥有6500万用户的OLN有线体育频道的合作,预计赛季末每场A1比赛会吸引全球1000万观众收看。
没有牵引力控制的A1 赛车让不少车手感到很郁闷虎父无犬子——巴西车手小皮奎特瑞士车手贾尼已被F1 红牛二队相中前F1 车手维斯塔潘在葡萄牙站不幸发生了撞车事故A1 车手的进阶训练营——大众A3 系列赛
《中国汽车画报》 (责任编辑:赵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