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从宏观理论回到现实的细节,刚才左总也谈到了两会方面要落实具体的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很细节的东西。 您的提案里面首先提到关于政府的政策竞争对汽车业的重要性,在政策竞争方面您列举了很多关于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等等几项建议。您建议通过什么样的税收变化对整个汽车业的发展产生比较积极的意义?对自主创新有一个质的飞跃。
左延安:一个国家支柱性的产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时候,实际上是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政策层面,一个是企业的商业化政策,这两者缺一不可。从政府的政策性层面来讲,最直接体现在税收政策。现在自主品牌的企业和合资企业以及国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实际上是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主持人:第一天政协的会议上提出来今年要采取两税合并。
左延安:政府报告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要统一各类企业的税收政策,我们已经看到曙光了。加速税制的统一,使中外合资企业和做自主品牌的中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能够有同样的国民待遇。
主持人:中资企业所得税是33%,外资和合资企业的所得税是15%,
左延安:还有两年全免,后三年减半。据我们所了解,合资企业多数所得税都是在15%以下,这个差距就很多了。在做自主创新的过程当中,应该有很多的政策资源可以分配。比如说我们做自主研发现在不是闭门自主了,而是开放型的,参与国际合作,整合全球资源。整个研发的过程控制权到最后研发成果应该是属于企业自身的。过程里面我们要大量采购国际上一流水准的设备,这个价值量很大。如果增税和不增税差得很多,同时我们在资源这一块也是在整合,这种方式很多。
作为我们在本土比如合肥的中心设立很多研究院,研究院里面吸纳一些高等院校产学研的资源,同时我们已经引进了国外一些非常有实力的专家,加盟到我们的研发队伍里面。这些人的薪酬待遇是非常高的,调节税我付给他十万美金的话,我可以为他交所得税。在引资方面,国家一开始是以补贴的方式,在这方面给一些政策。同时我们在境外意大利都灵有一个技术中心,是独立法人的,这个研发中心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就是就地组织人员做自主研发。我们这边派一个人过去,第二个是以它作为整合境外资源的基本平台,意大利、欧洲这些地方研究院所、专业的设计人员资源非常丰富,有一个机构在那里就可以寻找各方面的资源,用市场化的方法。有业务外包的,有联合开发的,也有就地开发就项目为基础进行的开发,境内外的资金也会产生一些税收。
主持人:轿车企业要做一个样车要几百万,按照整车的关税收。
左延安:这个就不说了,私有设备就更厉害了,一百万美金那就是非常厉害了。如果税收有优惠的话体现了政策支持,再一个消费税,以排量的大小决定税率。比如2.0升以上的和2.0升以下的不一样,消费税的理念来讲,消耗了更多的资源或者能源,多交点儿税也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来讲,消费税的理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有一个价值链,有钱的多消费多纳税,这两者应该关照起来。奇瑞东方之子2.0?2.4升是中级轿车,是自主品牌,但是国际知名品牌同样排量的车,它的价格应该是它的一倍左右,但是执行同一个税率,对于企业来讲负担更重。
这一类的问题都必须细化,把支持自主创新,支持汽车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和创自主品牌这些活动以非常有效的政策支持来体现出来。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