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汽爆出的几条消息特别令人振奋: 天津一汽夏利喜得开门红,精心打造的国民车12天销售突破1万辆;去年曾经一度受阻的一汽大众公司今年开局就赢满堂彩,一月份销量达到24572辆(其中大众品牌实现终端销量18396辆,同比增长47.3%;奥迪品牌实现终端销量6176辆,同比增长228.8%)稳居国内三甲;今年一月份一汽丰田销售18395辆,同比增长77.1%;一汽马自达销售3981辆,同比增长111.2%……
刚刚走过“十五”,中国一汽便迎来了一个艳阳天。
望着眼前的喜人情景,一汽的工人和老总们说,是市场经济和创新给一汽带来的新气象,一汽“十五”期间积蓄的能量开始释放了。
毫无疑问,2005年,一汽已全面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和国资委下达的经营指标,并以百万量级的销量、超千亿元的销售收入和超目标的利润为“十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当我们再度走进工厂,站在流水线的前头,去环顾一汽近五年的发展走向时,我们发现,如今的一汽确实“已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
现代化的厂房,现代化的管理,现代化的装备和现代化的技术与工艺构筑了一个汽车工业的巨大产床。这巨大的产床不仅见证了一汽五年来的发展,同时为其未来书写了一个并无休止的华彩乐章。
有数据统计;过去的五年里,一汽的产销量从30万辆越到50万辆;从50万辆又跳到90万辆,一年一大步,连续两年(2004年、2005年)在全国率先越上百万量级平台。
百万辆目标的实现,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势增长,更是一汽人以改革求进取,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重建管理基础,全方位提升经营体系能力,不断发展与员工、经销商、供应商及社会的伙伴关系的结果。同时也是一汽推进发展战略实施进程,增强核心技术积累和运用,加大重组步伐,扩大国际合作,提高资源组织能力,实现生产力布局突破经济山海关的地域转型带来的进步的结果。
有媒体称,一汽“100万辆汽车”的率先实现,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集团产销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量级平台。它对加速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加速一汽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过去的五年是一汽自主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十五”期间一汽实施了“开放合作,自主发展”的战略方针,确立了“集中投资一个中心;发展采购、营销两大网络;提升总装、焊装、涂装三大工艺和专注发动机、桥、变速箱三大总成为内容的‘1233’战略”。经过几年实践,目前一汽已经基本形成了商用车全系列、乘用车经济型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掌握了动力总成的核心开发技术,形成了满足企业未来竞争需求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具有前瞻性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子、底盘控制仿真技术、车身网络系统、模具开发与制造、试验验证、汽车环保及轻量化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能力。目前,一个以公司技术中心为核心,天津、大连、青岛、无锡生产基地的应用性研发互动体系已经确立,产品研发形成生产一代、准备一代、开发一代的局面。据统计,一汽 “十五”期间,投入研发费用75亿元,(较“九五”末期增长1.27倍)相继开发了17个平台58个系列的920种车型;申报国家专利180项,专有技术55项。其中轿车囊括了从A0级到C级乃至E级几乎所有车型。有关资料显示,近五年来一汽自主品牌汽车累计销售216.6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61.4万辆,占行业自主品牌轿车总销量的50.4%;自主品牌中重型卡车销售82.9万辆,占到行业同类产品总销量的39.5%。五年间,整车出口连续两年突破万辆大关,2005年实现整车出口14256辆,同比增长40%;整车零部件出口总额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62.8%,整车出口品种、出口数量、出口贸易总额均创历史新高。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它显示了一个企业在走向经营国际化的大比拼中所特有的竞争力。
“十五”是一汽重要的战略调整期。这几年,一汽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有资产存量,调整资产结构、加快重组步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战略布局。五年间,一汽有进有退,调整了旗下的吉轻、哈轻、长轻,减股了红塔、扬子,破产了成汽,控股了川旅;2005年,长春一汽丰越纳入四川一汽丰田,川客进入客车公司;在合作发展的道路上更多的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和零部件生产商与一汽联手,而重组天汽,牵手丰田,投资“川旅”、导入马自达,则演绎了资源整合更加精彩篇章。抓住振兴东北机遇,关注渤海湾经济圈,借势西部发展,辐射华东、华南,一汽完成了巩固东北、直面海洋、挺进中原、开发西部、突破经济山海关的地域转型。沿着中国经济相对活跃的1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起19个生产基地,形成了东、西联动,南、北贯连的S型生产力格局。与此同时,产品链得到迅速扩展,由原来的解放、红旗、大众、奥迪扩展为解放、红旗、夏利、大众、奥迪、丰田和马自达七大系列,七大系列产品象七面锣鼓在全国各地叫响。
“十五”是一汽发展最快的时期。面对严酷的市场挑战,一汽人举旗“三化”(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创新体制机制,践行用户第一理念,强化管理,科学经营,提前实现了“四个翻番”的奋斗目标,建设了具备世界制造工艺水平的四大生产基地。到“十五”末期,一汽的资产总值已超过1000亿元,生产能力达到120万辆。据统计,一汽“十五”期间累计销售汽车399.6万辆,同比增长166.4%;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724.3亿元,同比增长139.7%;累计实现利润198.6亿元,同比增长236.6%。
一个沉甸甸的五年托起了又一个沉甸甸的五年。
人们常说,五年看头年头年看起步,面向“十一五”,一汽已经确立了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发展方针。在未来的五年里,他们要做强研发、做大自主、做圆合作。在实现“规模百万化”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数字化”,为“经营国际化”打基础。到2010年,一汽要拿下200万辆的销量,其中自主品牌100万辆。
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其实这种发展战略在去年已经得以显现: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欧Ⅲ标准的四气门奥威发动机实现了批量生产;由一汽自主研发的解放J6H超级重卡、红旗顶级豪华轿车、夏利N3轿车、解放混合动力客车、红旗混合动力轿车等新产品在上海车展、长春车展、北京清洁汽车展、北京节约型社会展上频频亮相。人们说:一汽人展示的不单单是一个产品,更主要的是一种创新激情和对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一份责任。
看来,一汽的春天已经早早地向我们走来了。
《汽车界》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