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担心,正是因为定价权上的争议,为顾及各方利益,可能会导致马自达3最终零售价走高。一汽马自达操刀的马自达价格模式也许会陷入“指向误区”——
在多方股东的簇拥之下,马自达汽车提供技术、长安福特生产、一汽马自达销售的马自达3耀世而出。
上市在即,关于马自达3的价格猜疑不时见诸坊间,从今年年初一汽马自达放言“单挑一汽大众速腾”到“马自达3的定价在18万~20万元之间”等诸多说法。
事实上,马自达3并没有随着长安福特入股一汽马自达而变得简单,多方力量的轮番介入之后,马自达3的定价权日益迷离。
口径不一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特意安排,马自达3的下线仪式罕见地分两次举行,一次于2月27日在长安福特的工厂中,主角是长安福特和长安汽车的诸多高层,一汽马自达仅仅只有总经理山田宪昭“友情出演”;3月8日,更加盛大的下线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次的主角换成了一汽马自达,在重庆几乎沉默的山田宪昭和中方负责人于洪江轮番闪亮登场,长安福特总经理斯滨德、执行副总邹文超也配合地“友情赞助”。
马自达3独特的出场秀,显示了马自达3复杂的身世。特别在关键的价格定夺权上,多方寡头已经开始暗暗较量。
“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拥有市场价格的拍板权。”3月8日,马自达3的北京下线现场,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的日方总经理山田宪昭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马自达3的生产厂商长安福特显然并不认可山田宪昭的这番言论:“马自达3的价当然不能由单一一方决定,它的价格当然要根据我们卖给一汽马自达的价格来决定。”3月9日,长安福特执行副总邹文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言之凿凿。
而同时是一汽马自达和长安福特出资方的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中国专务尾崎清则在这个问题上选择回避。在2月27日的长安福特马自达3下线仪式之后的专访上,尾崎清将马自达3的定价问题抛给了山田宪昭。
多头暗战
正是各方不同的表态,令马自达3的定价权问题显得分外敏感。终端零售价、批发价如何定,直接关系到三家公司的利润分成。在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长安福特当然希望批发价更高,而一汽马自达则希望批发价越低越好,这种期望的冲突又直接影响了如何定价终端的问题。
早在2月27日重庆长安福特的马自达3下线仪式上,长安福特董事长尹家绪对记者表示,马自达3的销售模式已经确定,“我们以一个批销的价格卖给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拥有一定的生产利润,马自达3的最终定价会参考我们给出的价格决定。”据悉,这种模式是国际通行的OEM(代加工)一贯的利润分配模式,例如日产汽车的小型车MOCO一直由铃木汽车代理生产,日产汽车只需按照OEM代工的价格支付铃木汽车部分利润,铃木汽车则通过这种模式获得一定的销售利润。
但是马自达3的情况更加复杂。由于长安福特已经表示持股一汽马自达20%左右的股权,所以,长安福特还可以通过股份多寡来间接获得马自达3和马自达6的销售利润。这样一来,长安福特通过两道程序来获得马自达3的利润,一汽马自达稍处下风。同时,由于一汽马自达的分散股权模式,也意味着长安福特以股东身份介入马自达3的定价权也合情合理。
长安福特还有一个撒手锏,就是通过控制产量的方式来调控市场价格。长安福特的嫡生车福克斯(FOCUS)的产能目前已经达到每月产出6500台,而马自达3的产能仅仅只有胞兄福克斯的1/4左右。所以,对于一汽马自达而言,更需要与长安福特就其利润分配进行沟通。
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执行副总于洪江一个月来更是常驻重庆,陷身于业务合作、定价、销售环节的紧张磋商和谈判中。他对媒体表示:“价格利润其实都可以协调,不管怎样,各方的大方向是一致的——车卖不动大家都赚不到钱!”
马自达3价格日渐拔高
业内担心,正是因为定价权上的争议,为顾及各方利益,可能会导致马自达3最终零售价走高。一汽马自达操刀的马自达价格模式也许会陷入“指向误区”。早在今年年初,许多媒体汽车记者都收到了一份来自一汽马自达相关部门的“马自达3PK速腾”新闻稿。
在3月8日的上市仪式上,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总经理山田宪昭明确表示,马自达3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是一汽大众即将投放的速腾。由于速腾目前的定价在18万到20万元左右,根据这个预计,新马3首先上市的2.0L手动挡和自动挡两款车定价也在18万到20万元左右。
PK的对象瞄准速腾当然可以达到拔高马自达3身份和价格的目的,但是业内普遍怀疑马自达3可能找错对象,因为一旦购买马自达3的消费者在其身上找不到速腾的感觉,消费者的失望最终将反映在市场上。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