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机之辨
2月22日,南汽与英国圣莫德温地产公司在伯明翰签署了为期33年的生产场地租赁合同。据悉,这也是南汽为建立跑车生产线所做的准备之一。
“我们目前只在英国长桥保留了这条跑车的生产线,因为罗孚的敞篷跑车在欧洲的销售一直很不错。这款跑车的一些零部件将在国内制造,然后在欧洲组装成整车,主要面对欧洲市场。”王耀平指出,“此外,我们的主要车型和研发都将以国内市场为主。”
南汽收购罗孚后,除了对其国内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以及发展前景外界普遍存疑外,其英国长桥工厂的运转以及劳工问题的解决,亦为大家所关注。
王耀平表示,首先,罗孚的全部债务在南汽收购前已转给接管公司,与南汽没有任何关系;其次,罗孚的大部分员工在南汽与罗孚签定收购协议前,已与罗孚解除了合同。南汽不必负担其工资。王透露,在谈判中,当地工会曾以“某竞购公司承诺给予工人补偿”予以施压,但双方经过协商,最终没有通过这项补偿条款。南汽的承诺是:在欧洲扩展业务所增加的就业机会将优先提供给原罗孚的工人。
根据江苏省发改委对南汽罗孚项目的批复,该项目总投资为28.15亿元,由跃进集团公司以其控股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实施载体,未来准备年产20万辆轿车、25万台发动机和10万台PG1变速器。据南汽董事长王浩良的介绍,整个项目投资为30亿元,而项目全部消化到建成,则大约需要100亿至120亿元。王承认,其中部分资金来源于地方财政。
地方财政的投入显然不足以解决问题。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认为,南汽解决资金投入的方式将会克隆北京现代,即由地方企业出资参股来部分补足。
南汽总经理助理、罗孚项目负责人王耀平对此予以了证实。他透露,南汽的增资扩股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江苏省内一些企业已成为南汽的新股东。但他没有披露这些企业的名字。王耀平同时强调,南汽的自主品牌项目的投资并没有外界想象的巨大,MG7Z的投入甚至少于此前的菲亚特和派力奥。
尽管如此,业内普遍对南汽罗孚项目的前景并不感到乐观。中国社科院的赵英认为,国产高档轿车在国内的市场比较狭窄,目前销量还很低,南汽很难通过高档轿车实现市场占有率的突破。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南汽收购罗孚是兵行险招——一旦失败,便会一败涂地。
王耀平承认,是否走高档轿车的路线,曾经是南汽内部探讨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最终确定这样一个发展方向,主要基于“通过高档轿车打开市场,可以树立品牌”的发展思路。王认为,国内其他汽车企业虽然依靠中低档车拓展市场取得成功,但也因此很难再进入高档车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家政策限制汽车产能的信号频频亮起之时,收购罗孚显然是南汽确立自主品牌、跻身前列以求生存的最后一搏,江苏省的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收购罗孚对南汽是否真的成为一个契机,两三年中或可见分晓。
(责任编辑:赵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