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关注的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即将落下帷幕。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处于历史的新起点上,今年的“两会”又具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增强综合实力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必然成为各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 历史的新起点,也给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了自主创新发展的机遇。能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坚定信心,真正地收获自主创新之果,未来五年,对我国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
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同时,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在这次“两会”讨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被列为“十一五”时期六项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国际间竞争的焦点。在历史的交接点上,围绕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这一事关国家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极端重视。同时,政府为实施这一系列决策,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多方面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无疑,党和政府的这些重要措施,也为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应该看到,我国汽车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系统,从技术体系、创新能力、人才队伍、硬件设备等方面有了较丰厚的积累,在某些领域也不乏自主的成果。第一代中国汽车人,在当时的环境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一片白纸上写下了中国汽车的创业篇章。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汽车工业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留下了自力更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今天,这一精神财富显得格外珍贵和具有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合资合作,中国汽车产业有了一个飞速的发展。20多年来,通过合资合作,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手段,积累了经验,锻炼了人才,使中国汽车产业整体水平有了一个崭新的提升,初步具备了在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为可喜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我国汽车行业开始涌现出了通过自主创新打造出拥有自主品牌的轿车企业。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为我国汽车产业增强创新能力开了一个好头,打下了基础。
我们更应该总结对外引进和合资合作中的教训,一些合资合作的重点企业,尤其是轿车企业,在产品开发、核心技术方面过分依赖外方,而失去核心技术的掌控权,缺乏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合资合作了一二十年,仍然没有自主品牌。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外汽车企业都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生产,它们运用自己的先进技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相互竞争,一步步巩固自己的阵地,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形成巨大的挑战,也是对民族汽车工业的一场严峻考验。不进则退,不战则败。我国汽车产业的这种格局,更加要求我们必须横下心来,在下个五年发展的关键时期里,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道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汽车产业在经过了50多年艰难曲折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洗礼之后,毕竟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妄自尊大是自主创新的桎梏,自我菲薄更是自主创新的绊索。我国一些汽车企业多年来在埋头进行自主研发,也有的企业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开始步入自主发展的行列。面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需要深刻认识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继续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同时,坚定信心,奋发努力,不断创新,一定能走出一条自主发展的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