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
上汽决定一出手就是就是基于罗孚75平台基础上的中高档车。根据上汽汽车自主品牌的时间表,它将于2006年11月1日下线,2007年上半年上市。至于国内的品牌名称,尚未最终确定。
上汽对其国际化品牌“第一车”充满信心。“技术性能和豪华程度超过Rover原形车,整车性能可以与未来几年的国际同级别产品较量。”
上汽汽车的总经理王晓秋说,“我们的产品和品牌,要有能力代表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水平,能够与国际汽车制造业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
但是起先就直接进入中高端市场,风险无疑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直接与国际品牌形成竞争关系。众所周知,中高端市场是合资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新品牌的参照对象不是国内市场上目前有的自主品牌,而是那些成熟的合资公司生产的中高端车。这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上汽此举用心良苦。国内的其他自主品牌通常以低价的经济型车进入市场。这些年来,事实上给市场传递信息就是,自主品牌与低价的经济型车等同。这造成了其他自主品牌试图走中高端市场的时候,屡屡碰壁,不被认可。至今,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作为国内的大型汽车集团,挟雄厚的财力、人力和研发力量,上汽甫一出手,即卡在中高端市场上。此举对于改变国内市场对自主品牌一向的偏见势必有相当裨益。对于上汽,以高端车姿态进入市场后,势必期望能够树立上汽自主品牌高品质的品牌形象。高品质、高起点的品牌形象对于上汽全系列乘用车的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CSM亚洲公司上海代表处新兴国家汽车市场预测总监张豫认为,一旦该品牌形象和口碑建立,即使以后推出中低端价格的轿车,市场的认同和接受方式与低价的经济型车势必不同。而罗孚的平台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本身意味着高贵血统。在品牌形象树立方面,血脉相连,天然有章法可寻。也为上汽汽车在以后的发展中,在此基础上上下拓展产品序列埋下伏笔。不似一个全然白手起家的车型,进入中高端市场缺乏说服力。
上汽何来自信,能够与成熟的中高档国际品牌竞争?自收购罗孚知识产权之后,外界一直对上汽是否能够消化罗孚的技术资料心生怀疑,认为凭借上汽自身的技术力量,无法解读并成功开发出基于罗孚75平台上的第一款质量优良的高档轿车。
事实上,买下罗孚核心知识产权后,上汽就展开了对其新一轮的开发工作。开发团队除了上汽现有的研发人员之外,还招聘了100多名来自前罗孚的技术人员。这些在英国为上汽开发服务的技术人员,目前挂靠在上汽的研发合作伙伴Richad公司旗下的被陈虹称为“2010公司”项目组。所谓“2010公司”,显然是为上汽2010年的一个目标服务。陈虹对《新汽车》表示,未来这个公司将在英国独立出来,成为上汽在海外的研发中心之一。
与此相关,2005年12月30日,总投资达18亿元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新址扩建工程在嘉定奠基。作为上汽股份重要的自主研发力量,工程院将在“十一五”中后期建立起超过1000人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最终目标是集聚约4000名工程技术人员,为上汽股份的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上汽股份旗下已经建立有2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15家上海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同时与国内著名院校合作建立了17个产学研工程中心,一个完整的汽车研发架构已经初步形成。作为吸引人才的措施之一,2005年末,上汽股份在底特律举办了一场名为“上海之夜”的主题晚会,300多名当地汽车精英云集。上汽则趁机以“情系上海,共创未来”来笼络这些高端汽车人才。
在研发之外,20多年的合资道路更是为上汽汽车的自主品牌道路铺垫起了极强的基础。胡茂元表示,“上汽在制造领域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实际不只是制造,在汽车的营销领域,上汽通过合资也积淀了大量的人才。正如通用汽车前主管中国业务的总裁小鲁道夫斯特劳所说:“通过我们的合资企业,中国将学会如何设计和生产汽车。”
上汽汽车一位中层对《新汽车》说,当他第一次看到上汽汽车内部通讯录的时候,感觉很熟悉。因为,在通讯录上,一部分是他在上海大众时的同事,另外一部分是他在上海通用时的同事。而这两部分又是如此泾渭分明,来自上海大众的同事多数在制造、技术领域,来自上海通用的同事多数在市场、销售以及售后服务领域。
上汽汽车要推自主品牌的吸引力如此强大,两家合资公司的许多员工纷纷要求加盟。从这个团队的名单上和履历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合资的最重大成果之一是人才。上汽汽车的这个团队几乎代表了当下中国汽车工业里制造领域、营销服务领域的最高水准。
对上海通用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陈虹自然是首当其冲。接下来是总经理王晓秋,曾任上海大众质量保证部总经理;副总经理蒋峻,曾任上海通用销售服务总监;上汽工程院院长程惊雷,曾任上海大众技术规划部总经理;上汽工程院副院长魏燕钦,曾任泛亚副总经理。其他诸多中高层也多来自两个合资企业中公认的精英。
上汽自主品牌道路确实启动了。陈虹说:“你要有竞争力的自主开发,对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来讲,不是说眨一眨眼睛就可以办到的事情,我们恐怕还是要有一段路要走。但是不能不动,不能不做,不迈出第一步是永远走不到那一步。”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