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众利润的大幅下降除了原材料涨价等问题外,也与其自身销量下降和车价下降有关。2005年南北大众相继失去中国市场销售冠、亚军宝座,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23.6%下滑到2005年的17.3%。
《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2005年大众汽车中国业务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其亏损总额达1.19亿欧元。 这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大众汽车2005年中国业务亏损,并不代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亏损。”3月14日下午,大众汽车有关负责人向《财经时报》表示,“这主要来源于其他投资性项目,与南北两个合资企业盈利无关。”
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在与通用汽车等对手的竞争中,2005年南北大众尽管降本增效近30亿元,但在整车制造业整体利润同比大跌34.85%、下降利润总额达126.98亿元的背景下,上海大众的利润总额同比减少了30亿元,一汽大众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大众汽车中国业务亏损,是否真的就与南北大众没有直接的关系呢?
投资性亏损
大众汽车在2001年曾公开宣布,计划未来五年将在中国投资120亿元。“未来5年内,大众汽车计划在亚太地区投入18.4亿欧元(约合138.8亿元人民币),将有16亿欧元(约合120.7亿元人民币)投在中国市场,约占投资总额的87%。”
时过境迁。在2005年和2006年期间,大众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就达到21亿欧元(约合157.7亿元人民币),高于计划5亿欧元。可见2005年是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建设高峰。
对于媒体质疑,“大众汽车日前公布的2005年财务报表,大众在华亏损是投资性亏损”,大众中国却郑重表示,“并非南北大众所致。”
根据大众中国的官方说法,“真正的亏损来自大众在中国的投资。”从《财经时报》手里掌握的资料表明,大众目前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共有十几家,比如: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合资项目、大众上海变速器公司、大众一汽发动机项目、大众一汽底盘零部件项目、已建成的一汽大众二厂以及2005年已经停建的上海大众新厂等。 上述这些企业是已建和再建的投资性项目,其效益目前不够明朗。“除去投资性项目涉及的费用和支出的摊销以及财务上的特殊因素,按照合资公司的股比计算,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2005年给大众汽车贡献了3500万欧元的盈利。”大众中国公关部叶文曾抱怨。 就拿大众汽车在全球的第一个经销商性质的投资项目来说,投资金额近千万元的大众汽车(北京)中心在2005年8月开业。该公司由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70%的股份,另外30%属于北京汽车修理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展示、销售、维修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全系车型和二手车业务。显然,为了打造服务旗舰,这需要耗费资金不计其数。 市场份额萎缩
姑且说,亏损与南北两家合资公司没有关系,但大众汽车在华的销售状况并不如意。尽管去年南北大众降本增效都近30亿元,但在整车制造业整体利润同比大跌34.85%,下降利润总额达126.98亿元的背景下,上海大众的利润总额同比减少了30亿元,一汽大众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据悉,南北大众利润的大幅下降除了原材料涨价等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外,也与其自身销量下降和车价下降有关。2005年南北大众相继失去中国市场销售冠、亚军宝座,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23.6%下滑到2005年的17.3%.即使上海大众2005年的利润总额为7亿元,一汽大众为2亿元,但是德国大众目前占一汽大众40%左右的股份,占上海大众50%的股份。
与之相反,以累计产量排行老大是上海通用,而主要生产企业中下降幅度较大的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等,销售量增长幅度较大的是上海通用五菱(196.30%)、其次是东风日产(167.89%)、上海华普(138.76%)等。
单就市场份额来看,截至2005年1-11月产销情况来分析,一汽大众的产量217491,同比增长-19.59%,销量204169,同比增长-20.89%。同理,上海大众产量208238,同比增长-36.40%,销量214464同比增长-31.94%。这意味着南北两个大众销售双双下挫,出现了负增长。
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一汽大众2004年底投产第二厂,其总产能已达66万辆。目前上海大众的年产能为35万辆左右,按照原来计划,到2007年将扩大为70万辆的水平。如此,南北大众年产能136万辆,如果产能全部顺利转化成销量,那么大众汽车的市场分额将远远超过30%.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是产能问题阻碍了大众在中国的市场增长。然而,每一个精心策划的目标都是大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众某高层在2005年又宣称:“大众2007年在中国市场份额的目标是25%”。 从历年的数据来看,从刚刚进入中国逐步占据70%的市场份额,到如今市场份额剩下不足20%的大众,市场份额下滑进一步说明了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错落布局
南北两个大众本身就是竞争对手。在这一点,大众汽车对他们的态度也不一。 从车型分配上分析,上海大众掌握高尔和波罗等A0级车型,而高尔夫、宝来和捷达等A级车全部由一汽大众来控制;B级车两个大众都有涉足。一汽大众的奥迪A4主打高端市场。C级车,这些年来始终为一汽大众所独享,而中低档领域只能归于上海大众。可见,大众汽车的产品体系显得十分尴尬。
基于此,上海大众不得不面临7大系列全面下滑的烦恼,其中帕萨特降幅曾达到26%,桑塔纳3000则下降38%,三厢POLO更是下降了46%.相对较好的普桑也下降了11%以上。
这是因为,普桑推出了20年,帕萨特推出了5年,POLO推出了4年,高尔推出3年,桑塔纳3000虽然不到2年,而推出的途安,又因为市场狭窄,去年7个月只销售了1764辆。在此情况下,只能改款生产帕萨特B5轿车,明年将要进入中国的斯柯达品牌。 相对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的日子较好。一汽大众在2005年1-7月份卖出了12.56万辆,同比上升了5.55%.其中,捷达上升了13.83%,高尔夫也增长8.93%,只是宝来轿车只卖出了2.76万辆,同比下降了16.4%.据悉,按照计划,2007年,已经建立起来PQ35平台的一汽大众将要生产宝来A5轿车,同时,还要在新款帕萨特B6的PQ46平台上推出一款全新的B级轿车。从目前的发展态势上,似乎一汽大众略占上方,但是,上海大众20余年的积累还是不可小瞧。这是因为,上海大众还是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轿车制造基地。
众观全球市场利润,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被迅速瓜分,通用、丰田、日产、本田、现代(包括本土的奇瑞、吉利等)一步步地侵蚀着,而此时南北大众则正在步入降价求生存的难堪境地。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