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不仅对产能过剩行业结构如何调整做了明确地阐述,而且将这项调整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此前3个月,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将汽车列为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 紧接着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刘铁男表示,“目前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和水泥等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要抓住当前市场有压力、企业有动力、发展有政策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联合重组、支持骨干企业产品结构升级等方面,加快结构调整。”
显然,发改委已经坚定了要出手调整这些行业结构的决心。但是,如何将决心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层面,这恐怕是需要中国最重要的综合管理部门——国家发改委费一番心思的。
汽车是国家重点调整产业
上个月,国家发改委将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召集到上海,就《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的草案征求意见。从记者拿到此次会议上的《纲要》讨论稿看,产业结构调整的章节显得格外浓墨重彩。
“按理,汽车行业是竞争性行业,‘十一五’期间国家可以不再制定该专项规划,其产业结构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自然调整的目的。但一方面,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不断显现,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达0.8%左右,‘十一五’期间预计这一数字将会升到2.5%;另一方面,汽车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受外部制约因素影响,产能过剩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已经出现。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一位参加了上海会议的专家解释国家为什么对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如此重视。他告诉记者:“一年前,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就对汽车的‘十一五’规划有过专门批示。发改委也专门开过论证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现阶段汽车行业需要政府用一定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引导产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构性不“健康”
带来产能过剩危机
去年,汽车产能过剩造成的不良后果已很明显。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指出,“2005年中国汽车业年股本投资回报率下降11.3%,汽车业年利润下降53.1%。”
从某种意义上讲,产能过剩只是表面现象,背后隐含的却是结构性不“健康”带来的有效产能不够、无效产能过剩的问题。这几年,汽车行业是投资的重点。然而,在投资上,人们追求见效快、风险低的外延性投资,忽视内在的、见效慢的内敛性投资。
地方政府“亲外资”、重整车的投资事例时时可见。追求投资少、见效快、企业赢利、税收增加、地方就业增加的皆大欢喜局面,“散、乱、差”就成了必然结果,直接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健康。
发改委如何调整汽车产业结构
调整是肯定的,但对汽车行业究竟该如何调整?《纲要》(草案)中不断出现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含义,恐怕是破题的关键要素。我们看到,在自主创新上、在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上、在新产品开发上、在新建和投资项目上无不体现着这一精神,因为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种具体体现。
产业的发展要靠市场主体———企业的自主行为来实现,但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如何让企业兼并重组后更有前途?如何让无效的产能被淘汰,将市场空间让位于有竞争力的企业?这是需要政府用行政手段来引导的。“建立汽车、摩托车企业退出机制,对近三年没有产销业绩的企业取消产品公告。”这是发改委给出的答案。而独立成篇的“标准法规建设”,以及作为附件将随《纲要》一起发布的《“十一五”期间拟制定颁布的标准法规目录》,则非常清晰地表明:政府要用更具市场导向的技术性壁垒提高产业进入门槛,引导企业重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达到产业资源优化整合的目的。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如何开好这个局对今后五年的发展十分关键。然而,令发改委主任马凯担忧的是:“从目前趋势看,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还在进一步发展,如果不抓紧解决,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就会明显加剧,结构不协调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银行呆、坏账就会进一步扩大。”
为此,对像汽车这样的产能过剩行业,发改委对其结构的调整要在今年有实质性进展。去年12月21日,发改委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今年 2月底上海会上,另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讨论确定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文件草案。据记者了解,不仅《纲要》可能很快公布,更具操作性的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文件以及《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补充规定等也将随之出台。 (责任编辑:赵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