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轿车一厂一直加班加点,途安甚至阶段性停产,可还是满足不了市场对领驭的需求……”前不久见到上海大众一位高管,一开口就听到了他一连串对产能不足的抱怨。
同样对产能担心的还有神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刘卫东。 今年,神龙公司将推出三款全新主力车型,力争销量突破20万辆。在刘卫东眼里,新车的竞争力不是问题,他最担心的是生产线三班满负荷生产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说来也怪,年初,国家发改委还明确指出,汽车产业产能过剩高达200万辆。可今年前两个月汽车企业和市场的运行状况,却隐约传递出了截然相反的信息———上海大众帕萨特领驭、广州本田2006款雅阁等一批新车型需要排队购买,不少企业也在为产能不足而发愁。究竟该怎样看待产能过剩呢?
首先,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下的常态。为避免丧失市场机会,汽车企业的产能规划一般都适度超前于市场需求。而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在长期看好的大背景下,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这种波动的走向和幅度,有时会大大超出企业的预测。这是造成企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行业激烈竞争的正常表现。
其次,产能过剩是个动态的过程,不仅会根据市场需求而变化,还与企业发展战略、节奏、投资模式等密切相关。投资一步到位的企业,在新工厂建成初期,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比如,可生产速腾、高尔夫A5、开迪、奥迪A3等德国大众PQ35平台全系列产品的一汽—大众二厂,2004年底建成时规划产能是33万辆。由于2005年只有一款开迪商务车上线生产,产能过剩严重。不过,伴随速腾等新车型的陆续上线,该厂的产能利用率将大幅提升。即便是采取滚动发展模式的企业,新工厂的达产,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比如,刚刚竣工的东风本田12万辆扩能改造项目,在发改委的统计中应该被列入2006年的已形成产能,但实际上,即便有主力产品CIVIC的加入,东风本田今年的实际产能也只能达到9万辆左右。对于上述相对过剩的产能,企业会依据不同的发展策略自我消化,没必要大惊小怪。
第三,目前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往往是某些细分市场、某些企业甚至是一家企业的某一生产线出现产能过剩,而另一些却出现产能不足。比如,伴随着“限小”政策取消、新版汽车消费税即将出台,大排量豪华车热度大减,而小排量轿车需求攀升,大排量轿车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小排量轿车却供不应求。又如,上海大众轿车一厂、二厂已满负荷生产,而只能生产POLO的三厂,却由于POLO技术含量高、成本高等原因长期无法达产,这是企业内部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面对产能过剩,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提醒企业和金融机构关注投资风险,并相应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用好“看得见的手”的具体措施。不过,鉴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真正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避免资源的浪费,还需要市场机制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的话说,只要占行业产量90%的前十几家汽车企业头脑不发热,投资不出问题,我们的汽车行业就不会出问题。其它的,就交给市场解决吧。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