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车一族来说,汽车以及一些配套产品是他们驾车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而近几年逐渐发展壮大的车载GPS市场更是让爱车族兴奋不已。然而,假货也趁机渗入市场,给很多车主带来困扰。
“车载导航系统用起来很方便,我每天开车上班,它可以根据时间、距离、甚至道路情况为我设计一条最佳路线。 但是一定要注意买正品,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车主刘鑫这样告诉记者。
而郝先生似乎没有刘鑫这样幸运,他的GPS产品买来不到半年就开始闹“脾气”了,“动不动就黑屏,有的时候还死机。用了还不如不用的好。”郝先生说,“本来买这个产品是想方便到远郊去玩。因为当时不太了解行情,所以随便找了一家小店,花一千多块钱买的。谁知道后来到正规厂商那去检测,才知道买了假货。”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明知道不是正品也一样买回家,原因是这部分消费者认为,像GPS这样的电子产品,假货就是水货,除了没有售后服务以外,其他没什么区别。而事实并非如此,据北京合众思壮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尔迅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假冒产品,一般通过英文机器进行非法改装,经过改装的GPS产品在精密性、安全性、防水、防尘、防震等方面都受到极大影响与破坏。另外,将国外的二手GPS机翻新,也是目前GPS造假者的新花活儿。
到底GPS产品的假货从何而来?消费者如何分辨真货假货?GPS市场在中国呈现一种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假货从何而来?
不久前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在中关村有过热闹的一幕,北京合众思壮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为期一天的“GPS产品免费以‘假’换‘真’3·15特别行动”。消费者可以带着已经购买的GARMIN品牌GPS产品,到合众思壮专卖店进行专业技术鉴定,如鉴定为假冒产品,可凭购货证明免费换取同型号GARMIN正品一台。在这些消费者中大多数都是车载GPS产品的使用者。
合众思壮广告部经理孙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按照我国GPS市场的整个发展趋势来讲,汽车导航市场肯定是导航市场所占份额最大的一部分。而能够被广大车主所接受的也正是车载GPS产品。随着这种产品一步步走进百姓家,市场上GPS产品的假货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我们公司的品牌形象,所以我们才要举办这样的活动。”孙颖表示,“很多消费者对GPS产品的假货认识不正确,认为假货就是水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假货商从国外购进的水货进行二次改装,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质量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因此我们更应该让广大消费者知道这一点。”
海淀区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几年,GPS产品开始出现在中关村各大电子市场,对于这种高新科技产品,消费者还没有完全的掌握辨别真假的手段和能力。早在两年前,针对GPS市场中出现的假货,我们海淀工商局经检科就开始进行查处打击。截止目前,总案值共计超过300万元。”
为什么假货能够一次又一次搅乱市场呢?孙颖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假货商的角度看,GPS产品的假货存在着相当可观的利润。“这种产品的售价在国外和国内是有区别的,因为在国外这个产品的普及率比较高,相对来说他的市场价格就会偏低一些。有些非法商家一般选择先在国外采购英文机,然后在国内进行二次开壳再汉化,这样一来利润是非常高的。假货商也不提供任何售后服务。”孙颖还告诉记者,“通常GPS的假货要比真货的价格低30%甚至更多。其实,有些软件的费用往往高于硬件,我们国内的用户肯定是买中文产品,所以需要汉化软件,还有些是带国内地图。但是对于假货商来说,这个费用是不需要承担的,因此成本上也低很多。”
另外,让假货横行的原因来自于消费者的错误认识。“很多人认为假货就是水货,觉得电子产品的水货除了维修上不方便,其他没什么,质量上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对于GPS产品来说,经过二次改装的产品的质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它发生问题的机率是非常大的。实际上,GPS产品虽然是民用的,但是完全符合军工产品的三防指标,有防水指标,防沙防尘的指标以及防震防摔打的指标,但是对于二次改装过的水货来讲,它的器密性、精密性等性能受到破坏,因此三防指标已经降低甚至根本达不到标准了。”
孙颖举例说:“有些制假公司在进行非法改装时,将英文机器人工拆开机壳,焊下机器芯片,盗用合众思壮的中文软件,再焊接到电路板上,破坏了机器原有的结构。还有一部分假货经销商对英文机进行人工开壳汉化时,破坏了产品的系统ID编号,造成软件、硬件不兼容,容易出现死机、黑屏、不定位等现象,并且无法修复。而且,GPS产品不像手机产品,用户一般不会很快更新。因为这个产品如果是短期性的,成本会很高。如果用户买了这个产品一年以后就不能用了,对于用户来说损失会很大。”
辨别真伪 消费者应擦亮眼睛
在国际上,GPS导航定位产品作为一种消费电子,主要运用于民用。在我们国家,GPS产品也正在从专业应用走向大众消费。GPS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的也不再是少部分的技术人员,而是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假货的质量隐患对消费者首先会造成危害。
另外,假货的经销商也会受到假货的危害。GPS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市场,很多经销商对于真、假的区别没有明确的概念,以为只是渠道和价格的区别,有的经销商销售假货纯粹图的是短期利润,并不了解销售假货是要承担法律风险。而且制假公司无法提供产品售后及维修服务,当客户提出质疑时,假货经销商面对的将是索赔的损失和信誉危机。假货的危害不仅存在于终端用户层面,对销售商也是一种欺骗和伤害。
所以,无论对消费者还是经销商而言,都应该擦亮眼睛,懂得如何辨别真伪。
记者从合众思壮公司了解到,消费者以及经销商可以通过七个要点来辨别GPS产品的真伪:真品中文机器的外包装盒基本上是中文印刷(部分产品机型例外);真品中文机器的背面都贴有国家质量监督总局监制的“防伪标签”,并可以通过拨打国家质量监督局的商品防伪认证中心电话,输入防伪码进行认证;真品中文机器的操作按键上印有中文字体,假货的所有机型按键为英文字体;真品中文机器的机身序列号、繁体版合格证序列号、外包装序列号三号统一,假货三号不全或不统一;真品中文机器的检验合格证字体为繁体中文,假货包装内没有检验合格证或只有英文合格证;真品中文机器的产品说明书全部为中文印刷,图文清晰,假货的说明书印刷粗糙或是英文说明书;真品中文机器全部是原厂封装,具有极高的抗震、防水性能,均严格符合IPX7水下1米,30分钟不进水及高温高压测试。
我国车载GPS市场坎坷中前行
我国车载GPS系统应用走过了极其起伏而缓慢的发展道路。1994-1995年间是第一阶段,当时有上百家公司都来抢占GPS车辆跟踪系统市场,其中也不泛有几家具备经济实力的公司,但真正成功者不多,不少公司只好退出这个行业。这一阶段被业内称为车载GPS市场的整顿、巩固、充实、提高时期。1998-2000年车载GPS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国的GPS车辆跟踪系统的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发展。目前,我国的车载GPS市场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GPS市场正是从一个导入期向成长期过度的阶段,也就是说有可能是一个市场即将爆发的阶段。
从大众接受的角度来看,早在1994年的时候,GPS产品就开始被一些科研院所应用,主要用来做一些科研项目,比如导航、定位以及一些空间信息的采集。发展到后来慢慢推广到一些专业领域,比如林业、水利。目前,有一些喜欢定向越野、野外穿越或者野外拉力赛的人开始慢慢接受并使用。从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汽车导航市场是整个导航市场所占份额最大的部分。
据了解,一些国际上的汽车导航市场正逐渐趋于成熟。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汽车导航市场分别为日本、欧盟、北美。而最早的车载导航市场启动是在日本,它的市场渗透率从1992年的0.4%到1996年的12.2%,再到2000年的33%,目前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50-60%。此外,欧盟是在1998-2000年开始启动车载导航市场,目前车载导航仪的市场渗透率也已经达到了12%。而北美则达到了5%。
有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国际上都说中国的汽车导航市场还处在一个婴儿阶段,认为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有一个高速的成长时期。正因为这样,全球的眼光才都集中在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基础好,再加上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所以,相关的配套包括GPS产品应用都是一个趋势。事实证明一些国外的汽车厂家已经有了这个预感,他们会在下线的车里预装导航仪。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中国的《测绘法》规定,中国的地图不允许拿到境外去。所以在国外生产的汽车安装的导航仪里都是国外的地图,而且是英文的。只有国内合资的汽车厂家或者本土汽车厂家才有可能去装我们自己的汽车导航仪,包括国内的地图。现在看来,这些厂家已经开始行动了。”
尽管车载GPS市场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问题。例如,主管部门不清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通信问题设计思想上存在盲点;缺少行业标准及规范等。
看来,我国车载GPS市场要想得到长足发展,还需要经历重重考验。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