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一直是业内外都关注和争论不休的问题,它如一层迷雾始终笼罩在行业上空。2005年末,从政府有关部门到国外知名咨询机构,谈论产能过剩的声音有愈发强烈之势。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企业、相关部委以及业内资深人士和经济学家,试图廓清人们对此的一些认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产能过剩问题并没有外界说的那么严重。
从改革开放开始,每隔几年就有人提出产能过剩,业内人士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一次不仅是咨询公司和一些学者专家在喊,国家发改委从主任到几位司长,都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产能过剩问题的担忧。据近日从国家发改委得到的消息,针对产能过剩制定的新政策方案已送交国务院,正在等待批复。
国有资本必须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宏观调控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此次“产能过剩说”盛行的背景。2005年12月上旬,短短的一周之内,国务院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先后对产能过剩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成了2006年宏观调控的重要命题。这“部分行业”包括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汽车也位列其中。一位中央高层曾这样坦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后果还在进一步发展,若任其发展下去,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银行呆坏账也会进一步扩大,金融风险加大也在所难免。”同时,也有人提出,在部分行业产能疯狂扩张的背后,资源环境正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更有学者担心,产能过剩会造成“通缩”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汽车显然无法再像2003年那样被排除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之外。
行业内的主流企业大多是国有资本,所以必须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宏观调控。一些地方政府和一些国有企业的当家人,容易头脑发热,由政府出面进行提醒和调控很有必要。”凭着多年对行业的了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只要这些大汽车企业集团不头脑发热,汽车产能会保持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至于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的进入,我们不必担心,赚不到钱它自然就会退出,我们也无法再用强制手段不让其进入。
上表为国内部分汽车企业近期产能扩充情况
产能数字不能简单地做加法
据官方发布的数字,目前汽车产能过剩200万辆,预计“十一五”末将过剩800万辆。记者统计了主要乘用车企业和商用车企业目前的产能和目标产能(见右表),发现得出过剩的结论很困难。因为未来的产量是无法预期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将集团内各企业的产能数字简单相加。
经过对几位经济专家和业内学者的采访,记者认为有几个因素我们必须要考虑在内:一是企业上报数字的准确性。发改委发文对32家企业的产能进行调查,部分企业可能还有前几年那样的思维惯性,认为数字要说得多一些,说多了没有错,至于最终投资是否真能实现,自己心里有数。企业尤其是一些大集团可能还有一个想法,都想能够达到15%市场份额的目标。因为按照2004年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达到了该目标,会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二是闲置和无效产能是否扣除在外。某些企业的部分产品已经没有市场了,但生产线仍在,产能也有;还有一些“零企业”,仍在报产能,但不生产。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最终还要靠市场
“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竞争。”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显君博士说。他认为目前的这种状态是我国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只有经过竞争才能使我们的汽车企业真正成长起来。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表示,目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乘用车领域的中高档车,经济型车则完全实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由于中高档车的利润还相对较高,所以地方政府从业绩考虑出发,有过度投资的倾向。国家要对这部分产能进行行政性调控,但最有效的方式还是用市场的手段改变,打破地域分割状况。不然,就会出现控制得紧了,项目上得少,但只要一放松,地方政府新的投资又会卷土重来。
张小虞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国家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包括在金融信贷、税费政策、取消对一些车辆使用上的不合理限制等等。“企业会随时根据市场情况对产能计划进行调整,在众多调控方式中,市场调节是自发而有效的。”
一些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也表示,他们的神经绷得很紧,排产计划紧跟市场销量,会随时进行调整。“国家一直在提倡兼并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几家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只有通过市场充分竞争,这种状况才有可能实现。不到活不下去了,谁会主动退出或被人重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总坦言。
“只要占行业产量90%的前十几家汽车企业头脑不发热,投资不出问题,我们的汽车行业不会出问题。其他的,就交给市场解决吧。”张小虞再次向记者强调。 (责任编辑:刘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