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这一天是愚人节。在车市各界的抗议浪潮中,新汽车消费税还将要在这一天实施。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容易带给人们一种错觉:或许只是愚人节里的一个大玩笑?但是,拿一瓢冷水浇浇自己发热的脑袋,请你反思一下,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会有这样的幽默细胞吗?
广汽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庆洪说,消费税最好能跟购置税合并,这两种税有重复的意思。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裁刘裕和说,新汽车消费税带来成本上的负担,坦率说相当之大,21个SUV厂家为此感到头疼不已,究竟完全由厂家承担还是完全由消费者承担,或是各自承担一部分,现在都在研讨之中,怎么样能够兼顾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又能够顾及到国家消费税走向的做法,届时我们会有自己的决断。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新税制将1.0L-2.2L的汽车消费税税率定为5%,跨度太大,2.0升与1.0升的车税率相同有失公允;对2.2L-3.0L排量区间的汽车, 销量集中在2.5升以上,其中3.0升的轿车占很大比例, 对该区间轿车征收相同消费税税率9%,其实是在政策上为中高级轿车放行;对4.0升以上的轿车征收20%的消费税,这个税率太低了,被富人推高的奢侈品消费价格在直线攀升,即使征收40%,对他们也是九牛一毛,根本起不到抑制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说,汽车消费税调整后,对小排量的鼓励作用不大,因为目前国内小排量车售价原本不高,降下来的一点点消费税往往只有几百块,力度还不如厂商的一次普通促销活动。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消费税的增加只会让车商受益,消费者负担增加,应该在成本之外单独收取,或者干脆取消。事实上,排量、油耗、环保三者并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仅靠消费税的调整,并不能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要想达到节能和调整消费结构的目的,最直接的是燃油税的征收,这使节能和环保与消费者的支出直接挂钩,能最有效地改变汽车消费结构。
著名汽车评论专家古清生说,我很怀疑新消费税草案的起草人站在哪个立场,以推测的眼光看,新消费税草案不是为了抑止大排车消费,而是为了打击自主品牌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燃油税制度,是他国节约能源的好办法,为什么不能在我国得到实施呢?从中国现在的汽车产业种种政策来看,每一个独立的政策理由都存在,疑似很正确,搁在一堆,却又是四处矛盾,一锅乱炖。
署名“车夫”的搜狐汽车评论员说,“新汽车消费税”新政策的制定者想得有些天真。对大排量汽车增税,纵然可以让生产者增加成本压力,生产积极性降低,并且让汽车价格水涨船高,最终反映到终端环节,压抑汽车消费。新汽车消费税不但不利于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在改善消费环境上无半点功劳,而且不利于刺激整个社会的汽车消费。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是多方面的,需要切实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以支持和优惠,包括各种税费的合理调整,对节能环保汽车的补偿,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包括对自主研发的政府投入,不要光停留在口头上。依靠抑制大排量汽车来鼓励小排量汽车显然不是明智的方法,让我理解,只能算是趁火打劫。
联名上书建议降低“草案”规定的汽车消费税率的20多家汽车企业说,汽车消费税税率的高低单纯以发动机排量大小来确定,存在不科学、不合理性;汽车工业的关联性很强,汽车工业一旦停滞不前或滑坡,将影响汽车工业的上游和下游产业的发展,消费税调整的目的将无法达到,国家税收增长的目的也将难以实现。而一些本来利润水平就低、产品品种少的SUV、MPV内资生产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其中,本土中低档SUV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这将严重影响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搜狐网友说,最好是改用燃油税,像海南一样,小排量车不用你说大家都会买。
新浪网友说,我在西南西北地区工作过,那里的地理和路况决定了广大山区乡村需要大排量的吉普车,而当地购买能力非常低,加税无疑会对当地交通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作用,这违背了国家现在推行的新农村政策和发展西部战略。因而建议在执行中能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税收政策?这样既抑制了耗能奢侈消费,又不给真正有需求的用户带来额外负担。当然管理上会有些难度,但应当考虑实际困难,可否考虑给落后地区专项补贴呢?
无论如何,新的汽车消费税就要诞生了。在众人的埋怨声和质疑声中,它的来临伴着些许尴尬。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它将健康成长还是夭折,毕竟其4月1日诞生这个身世原本就给人一种难以预料的迟疑之感。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