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在7年之前,关于轿车进入一线城市家庭在当时的经济背景下还是一个拿来被讨论的话题,那时,富康和桑塔娜的价格都还在十五万大元以上,即便今日不到五万的夏利,那时的价格也徘徊在十万上下。
对于刚刚开始感受富裕的一线城市人,刚刚摆脱了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谈起四个轮子轿车,无论如何都透出一股奢侈品的感觉,哪怕它是富康、桑塔娜,甚至夏利,只要“有”,便是一个家庭值得自豪的事情。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书副要造“价格在五万元以下的轿车”言论才一时被外界质疑,甚至一度被打入“狂放”的冰冷讥笑之中。
7年之后,人们开始谈论各样的可能性,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生活的人们由于收入状况的不断改善,也因为这7年中国汽车产业发生的巨变而产生数百种多样性的产品:富裕的中产阶级们可以选择高端已经国产的奥迪、宝马、皇冠、凯迪拉克等品牌,因为这些车子早已经不是百万的奢侈品,他们的价格都已经进入30-50万的区间,这个价格对于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意味着一年或者半年的收入,这些人群在解决了小康的问题之后,开始讲究舒适的生活,选择这类车型,已经不意味着奢华,而是空间与驾驶的舒适感;号称为新时代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们则有着更为宽泛的选择余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收入状况的不同,选择价格在15-30万之间的普及品牌帕萨特、雅阁、蓝鸟、锐志、马自达6等,也可以选择10-15万家个区间的紧凑型轿车花冠、宝来、马自达323,当然,这个价格区间大约相当于外企工作的高级白领们一年的收入,他们基本可以承受;当然,对于大多数白骨精而言,如果手头不是特别宽裕,现在完全可以买个5-10万之间的传统车型富康,既省油,又省事,因为其维修成本实在很便宜;或者,愿意等等仍然在持币待购的人们,不妨买个二手车市场价格比较坚挺的夏利过度一下,因为它的价格目前已经不到5万。
李书福又说话了,“中国人要有骨气,真的,我告诉你们这些年轻人,千万不要崇洋媚外”,就在两个星期前,作为政协委员的李书福在吉利北京小范围的一个新闻问答会上这么说,这个来自于江南的农民兄弟,此时已经蜕变成了民营企业家,甚至民族英雄的雅号,在国内各类富豪排行榜上,李书福都榜上有名,拿出两千万去参加法兰克福车展、一个亿来做吉利方程式,今日的李书福早已经摆脱了生存问题的尴尬,在国内媒体不断的贬损与赞扬之中,这位农民兄弟带着他的吉利仍然在勤奋地耕作。他深谙炒作之道,知道如何才能不打广告就获得最大范围的炒作效果,他可以当中脱下自己的鞋子向人们炫耀它只有80块钱,他甚至为了一碗16块钱的牛肉面去和服务员理论“不值”的问题。
李书福说,他没有钱,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扶持。这或者不是他如此节俭的理由,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称其为民族英雄,虽然有夸大的嫌疑,却丝毫不能掩盖人们对于这位农民兄弟的尊敬,对于长期习惯了窘迫生活的农民兄弟们,节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摆脱不去的烙印。
7年时间,一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已经趋于相对稳定的增长,2004年的理性回归对于一度疯狂攫取利润的合资外方颇为不适,将此现象捏造成“车市寒冬”,“寒冬”的来临,让轿车,普及型代步工具的别称,更加贴近中国百姓生活,二线城市已经成为诸如吉利、千里马、夏利、QQ等微型轿车的主要战场,李书福说,他的车子是为广大人民制造的,二线城市只是第二步。
好莱坞的国际大片喜欢将镜头先放在局部微观,然后随着震撼的伴奏引向宏大的场面,我们来调整一下镜头,看看李书福的第三步,那个雄鸡昂扬的影像下,是无数正在前行的村镇,无数人头攒动的农民兄弟,带着9亿的庞大数字,憧憬着有车的幸福生活。
今年两会的重中之重,已经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人说,城里人还债的时候到了,个人以为颇为贴切,一直以来,城里人依靠着不公的政策导向保持着特有的优越感,工业反哺农业,关系整个国计民生,城里人的优越感也该扭转一下了。按照国家已经公布的今年的预算,支援农业的资金达到了3397个亿,比上年增长了14.2%。也就是说,我们把今年总值增量的五分之一用到了农村。
不妨将这个消息看作一种趋势,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再国家政策的倡导下一再提速,如果这个国家有足够的诚意,将政策导向最终变成憧憬的结果,对于汽车产业、尤其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在失去城市的发展机遇之后,是另一个崛起的良机。
上汽透露消息,要造农民轿车;李书福正在筹备他的第三步;力帆的尹明善说,要将轿车卖到50块钱一公斤,在保证良好质量的前提下,个人同意尹先生长远的眼光与朴素的说法,2亿农民家庭x50x轿车重量,薄利多销的巨大市场背后,是9亿农民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盼。
在看一个7年,7年之后的农村,遍地是汽车。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